患者要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天灸的作用呢?庄教授称,首先患者要注意准时到医院贴药。“如果当天忘了,第二天也可来贴,但不要再迟。”庄教授解释,三伏的天干时间与中医的五行相对应。初伏、中伏、末伏都是庚日(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庚日与人体的大肠对应,而“大肠与肺相表里”;之后的第二天是辛日,与人体的肺相对应。也就是说,当天与第二天一样,贴药都会对肺脏疾病有防治作用,因而此时天灸对防治呼吸道疾病极为有利。庄教授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庚日与辛日天灸的效果是不相上下的。因此,如果你错过了当天,第二天也可来贴,但别错太远了。
“贴完后晒晒太阳别呆在空调房中,饮食上避免寒凉。”专家称,既然三伏天灸是利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采用辛温的药物,实现温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作用,就应该在生活方式多配合这一原理和作用。可选择正午最热的时候贴药,贴完后到太阳下去晒晒,5~10分钟即可,这一天尽量别呆在空调房中。饮食上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如冰冻饮料、苦瓜、绿豆等;还要戒食促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发泡抓破引起感染;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以免影响疗效。
贴药的时间要掌握好
专家称,一般贴药时间是3~4小时,但具体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刺激反应厉害,实在难忍,则1~2小时即可,如果一点感觉也没有,不痛也不痒,贴药时间可延长至6~8小时,甚至10小时。庄教授称,贴药的最佳效果应该是有轻微刺激反应,数小时后,局部稍有发红为佳。
坚持夏季做四次
“建议患者夏季做四次,坚持三年,效果更明显。”庄教授称,每年三伏天贴药最合适是四次,目前各医院普遍是开展五次,主要是让那些错过一两次的患者能补上。此外,研究发现,疗效好坏还与患者疾病类型、个体差异、年龄等因素有关。如庄教授的临床观察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期时的寒哮型与缓解期治疗效果好,热哮效果稍差;对14岁以下的儿童效果最好,年龄大于50岁者效果稍差;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20年以上者,疗效稍差。
- 2009.07.13
- 2009.07.16
- 2010.09.14
- 201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