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对抗生素的热情未减,国内头孢类产品研发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升级步伐。
青霉素的出现,使人们在抗击病菌的战斗中有了强有力的武器,人类因受感染而死亡的几率大大降低,青霉素的霸主地位也由此得以奠定。而自第一只头孢菌素头孢噻吩横空出世后,头孢类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从而引致整个抗感染药物产业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8年,全球共有56只头孢类药品上市,10年后已增长到65只。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头孢类抗生素的,如今我国临床上应用的品种已超过40只。头孢菌素凭借其药性稳定、引起的过敏反应只有青霉素的25%左右等相对安全的优势,成为我国抗感染药物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在过去的5年中,国内临床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平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医药产品的平均增长速度。
[市场] 需求日益增长
按照理化性质和作用类别划分,抗感染药物可分为15个大类,占到了我国药品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由于临床上头孢菌素比青霉素类抗菌素具有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少、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等优点,深受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自2002年开始,在新药重点推广、学术教育推动和临床需求的带动下,国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市场逐步提速,在经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期、2年的零售价格整顿和市场行为整治调整期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3.90%,2009年又创下了历史的新高。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信息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使用的头孢类药占到了抗感染大类药物总销售额46.42%的份额。可以说,头孢菌素是我国医院临床使用量和使用金额最大的一类药物。据健康网数据,2008年我国头孢类药物市场总规模匡算为230亿元,2009年估算达到280亿元。由此可见,头孢类药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现阶段抗感染药物市场中的领军品种。
面对庞大的消费人群,跨国药企也不失时机地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通过合资合作、委托加工等多种形式,带动了抗生素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局面的形成。目前,在高端医院市场的头孢药品销售结构中,跨国药企的产品占了很大的份额,如大连辉瑞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上海罗氏的头孢曲松(罗氏芬)、苏州礼来的头孢克洛(希刻劳)等产品连续多年在医院头孢药物销售排行榜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近两年,这种状况有所缓解,在销售额领先的品牌药中,合资品牌比重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前10位品牌中合资进口品牌占了3席,国产品牌占7席。在头孢类药物使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国产品牌还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虽然在国家逐步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大环境下,头孢类用药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或缓慢回落,但随着国内新医改向纵深发展,“新农合”政策将得到全面推进,我国医保覆盖面将不断加大,第三终端用药水平也将逐渐提高。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医药市场的内需潜力将得到有效释放,头孢类药物市场还将处于领先地位。
- 2010.05.25
- 2010.03.10
- 2008.04.14
- 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