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手术10年后“医生”回访 病人信息从何而来?
www.yongyao.net  2010-10-27 14:15:3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cqjm
分享到:

患者质疑

医院保护就医信息不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患者都质疑医院保护就医信息不力。今年6月,在长沙某医院住院生子的黄女士说,出院后的几个月,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推销母婴用品的电话,这些商家对黄女士的职业、住址以及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

黄女士一直以为商家是凭私人关系向医院了解到自己的资料,直到后来,她才从一名经常送货上门的推销员口中得知,是医院将产妇的详细资料“卖”给了商家。该推销员还告诉黄女士,长沙很多医院都有这样的“业务”往来。

业内人士指出,这几年,各大医院在服务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比如把收费窗口放低、敞开;安排专门的导医人员,引导患者合理就诊等。但对于如何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问题,大部分医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该人士表示,其实医院完全可以把姓名用编号来代替,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就医,也不会泄露患者的隐私。

医院回应

病人信息严格管理,泄露的可能性很小

无独有偶 ,就在宋先生发现被骗的当天,一位曾在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女士也接到类似诈骗电话,好在该女士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才避免了损失。

究竟是谁泄露了病人的住院资料,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呢?记者采访了两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大体一致: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医院对这些信息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一般会封存备档,泄露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机构或者个人串通起来贩卖就医者资料,这是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医院一定会联合有关机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一位医生这样对记者说。

湘雅医院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患者在求医过程中都不太注意对于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的保密,也没有对自己各项检查单据的安全性给予过多的考虑,这容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他介绍,很多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少,骗子随便讲几个医学名词就把他当成了专家,交谈过程中患者无意间就抖出了许多就医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