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企动态 > 正文
外企拉起绿色产业链 国内企业的压力不小
www.yongyao.net  2010-10-28 10:39:58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技术难关

据统计,强生在1990年到2010年10年间实现了减少7%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取得一定节能成果的背后,其投入产出比尚难从投资角度得到认同,不少外资企业经过评估发现,对于环保投入后产出的效益在25年后才能完全得到回报。

据倪叶君介绍,雅培的上海工厂每年都可以得到40~50万元的资金投入,但是想在短期内看到效益是很难的。

不仅是国内企业做到低碳很难,即使美国《NewsWeek》评选为全球第三大环保企业的强生也很难在中国分公司有更多投入。

“强生西安工厂的太阳能板项目,是全部由总部的专项资金资助的。对EHS设施的投资普遍回收周期长,总部的支持对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翁福宜表示,“很多外资企业都在总部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全球工厂进行节能环保方面的设备改造以及技术升级。”

目前,重金投资于低碳项目的还有拜耳医药保健,未来3年,该公司将投资14.6亿美金用于与气候相关的研发与其他项目。

由于有专项基金,企业对于环保的改造就不会给当地分公司带来更多负担,目前,不少外企都选择设立向全球总裁直接汇报的“环境官”。每年,强生总部专门准备了7000多万美元用于全球各个工厂的低碳项目。

据记者了解,不少外资药企能够在环保方面取得成绩,也来自于政府的支持,不少企业在环保上50%的投资来自政府的补贴。

除了政府支持外,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都依赖于国内环保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大部分环保技术都掌握在外企手里,例如在水处理方面,GE就具有不少先进专利,尽管这些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是要为专利技术付出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如果国内科技企业可以研发出成本更低的环保技术,外企和国内企业都十分欢迎,据翁福宜介绍,西安有一家企业就在研发成本更低的太阳能设备,如果研发成功,就可以降低安装太阳能的成本,现在安装太阳能设备的价格太高了。

刘贞贤建议:“我们期望国家能够在不断严格相关法规和监管的同时,在政策方面也给予相应的鼓励,促使企业能够主动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尽快使药品低碳化管理的理念深入到制药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