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企动态 > 正文
退市“宿命”:中药企业图谋海外鸣警钟
www.yongyao.net  2010-10-22 9:57:39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据了解,复星医药拥有众多可供估值的优良资产,如国药控股、天药股份,羚锐股份和海翔药业,投资收益丰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控股49%的国药控股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分销商,市场占有率超过10%,直接覆盖7800多家医院。预计2010年,国药将实现500亿~70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济堂药业的私有化成功,将帮助复星药业布局产业集群版图收获一枚棋子:复星医药或者让同济堂退市回归A股,或者以此实现旗下中药资产上市。

目前复星医药旗下已经拥有广西柳州花红药业、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湖州复星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块中药类医药资产。

郭凡礼评论说,复星医药从中得到的好处颇多,同济堂优质的壳资源,以及老字号品种,符合复星医药的长远动机。

退市:中药企业的宿命?

中投顾问分析师郭凡礼对南都说,宏观分析,同济堂药业退市,其实对国内中药企业,不论是产品进军国际化或者国外上市,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中医药企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据了解,同济堂药业退市的官方理由只有两个:国外投资者的消极和本身业绩的持续下滑。郭凡礼分析说,国外投资者对中药的不了解,以及药品长期缺乏严密科学性的论据,以及太多的不确定性,让看重生命的西方人对其前景产生怀疑。

然而,国内中医药行业近两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发展的势头和国外遭遇两重天。分析者认为,从去年五月以来,国家持续不断出台对中医药行业支持、对中药饮片等行业支持的政策,在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等体系,也加大了对中药产品进入的力度。

据了解,目前中医药行业,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在药品研发平台,研究机构建设,对产品的科学性定性等方面,与国外药企存在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缩小从质量标准、中药材种植的监管、行业管理,以及现代化制造和人才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是进军国际化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同济堂药业退市,不是一个企业的滑铁卢,而是整个中药企业的宿命。”分析者说。郭凡礼分析,同济堂退市除了对相关股市的股民产生影响外,对A股的影响有限。

据坊间信息,国内著名的老字号中药企业同仁堂,也再积极筹备海外上市,“打造世界级中药企业”。

不过,也有企业对宿命论并不认同。国内一家创业板上市药企董秘对南都说,同济堂退市本质上对行业是个促进,不影响优秀的中药企业国外上市或产品国际化,只能让中医药行业进入国际领域的努力更加谨慎和严密。

有人认为,尽管中药国际化障碍重重,但国内很多企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得到国外认可。如天士力参滴丸美国进入二期临床。目前,康美、海南康芝、白云山和黄等企业逐步在进行中药现代化生产。国外消费者并非全盘否定中药,只要成分确切,作用明晰,依然得到肯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