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复星医药拥有众多可供估值的优良资产,如国药控股、天药股份,羚锐股份和海翔药业,投资收益丰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控股49%的国药控股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分销商,市场占有率超过10%,直接覆盖7800多家医院。预计2010年,国药将实现500亿~70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济堂药业的私有化成功,将帮助复星药业布局产业集群版图收获一枚棋子:复星医药或者让同济堂退市回归A股,或者以此实现旗下中药资产上市。
目前复星医药旗下已经拥有广西柳州花红药业、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湖州复星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块中药类医药资产。
郭凡礼评论说,复星医药从中得到的好处颇多,同济堂优质的壳资源,以及老字号品种,符合复星医药的长远动机。
退市:中药企业的宿命?
中投顾问分析师郭凡礼对南都说,宏观分析,同济堂药业退市,其实对国内中药企业,不论是产品进军国际化或者国外上市,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中医药企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据了解,同济堂药业退市的官方理由只有两个:国外投资者的消极和本身业绩的持续下滑。郭凡礼分析说,国外投资者对中药的不了解,以及药品长期缺乏严密科学性的论据,以及太多的不确定性,让看重生命的西方人对其前景产生怀疑。
然而,国内中医药行业近两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发展的势头和国外遭遇两重天。分析者认为,从去年五月以来,国家持续不断出台对中医药行业支持、对中药饮片等行业支持的政策,在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等体系,也加大了对中药产品进入的力度。
据了解,目前中医药行业,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在药品研发平台,研究机构建设,对产品的科学性定性等方面,与国外药企存在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缩小从质量标准、中药材种植的监管、行业管理,以及现代化制造和人才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是进军国际化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同济堂药业退市,不是一个企业的滑铁卢,而是整个中药企业的宿命。”分析者说。郭凡礼分析,同济堂退市除了对相关股市的股民产生影响外,对A股的影响有限。
据坊间信息,国内著名的老字号中药企业同仁堂,也再积极筹备海外上市,“打造世界级中药企业”。
不过,也有企业对宿命论并不认同。国内一家创业板上市药企董秘对南都说,同济堂退市本质上对行业是个促进,不影响优秀的中药企业国外上市或产品国际化,只能让中医药行业进入国际领域的努力更加谨慎和严密。
有人认为,尽管中药国际化障碍重重,但国内很多企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得到国外认可。如天士力参滴丸美国进入二期临床。目前,康美、海南康芝、白云山和黄等企业逐步在进行中药现代化生产。国外消费者并非全盘否定中药,只要成分确切,作用明晰,依然得到肯定。
- 2009.06.02
- 2009.01.17
- 2007.12.03
- 2007.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