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观念仍需普及 中医“治未病”离你还有多远?
www.yongyao.net  2010-10-13 13:09:38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成果

前来就诊者增多

从今年8月开始,深圳市中医院、市二医院、宝安区中医院等医院的“治未病”中心开始试点按照服务项目收费,其中,名老中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调养咨询,一次收费150元;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普通中医医师提供同样的咨询服务,一次收费分别为70元、50元、40元、30元。主任中医医师为患者进行体质辨识,一次收费40元;普通中医医师提供相同服务,一次收费只有20元……

相比以前普通门诊收费标准的7—9元,“治未病”医生服务收费都提高几倍甚至10倍,花10倍的挂号费看病是否值呢?曹田梅介绍,虽然服务收费提高了,但是病人花费并不会增多,“重点放在药上了,医生价值体现,不会给患者乱开一些药,增加病人负担。”而且,在看病的时候,医生不再只是看患者出现了什么疾病,而会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制,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和调治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平衡膳食(包括药膳)、情志治疗、经络拍打保健、运动保健、调整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必要时还会给予一些健康干预等,以达到疾病早期预防的目的。“医生不仅提供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还在饮食、运动等方面提供生活方式建议。”曹田梅说。

虽然服务费用涨了,但是“治未病”的患者却没有减少。曹田梅介绍,从该院“治未病”中心8月试点收费以来,暂时只有两名医生负责的中心每天的门诊量达到160—170人,不少市民表示,尽管费用涨了,但是医生更负责了,多花钱也非常值。

困境

“治未病”观念还需普及

尽管每天去“治未病”的市民排满了医生的门诊安排,但是记者发现,“治未病”的这一理论还未深入人心,很多人到了疾病影响自己正常工作、学校和生活的时候才会去看医生。在深圳,“治未病”的中医理论仍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曹田梅指出,这也是目前深圳中医“治未病”发展的最大难题。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处处长廖利平指出,中医“治未病”前景广阔,将引领市民健康发展新方向。因为“治未病”不仅是让人们不生病,少得病,迟得病,延年康寿的需要,也是节约卫生资源,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是富国强民的一项大工程。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方法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治未病”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使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或晚生病。

曹田梅说,目前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治未病”是什么,故很难接受这一理念。因此未来工作需要做好普及,要以各种形式,向老百姓传播“治未病”的理念,掌握“治未病”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