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到4倍。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心脑血管并发症。2002年在我国11个城市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花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的钱占卫生总费用的将近4%,其中花在并发症上的费用就占了80%以上。由此可见,防治并发症是糖尿病诊疗中的大头,控制好心脑并发症,不但能节约医疗费用,而且能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举多得。
光控制血糖,作用有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如此密切相关,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血管内皮产生影响,促进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此外,糖尿病中最多见的2型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比如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遗传因素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防治并发症,肯定会想到控制血糖。研究证实,在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基础上,良好的血糖控制将能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配合医生,积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方法,可以通过药物;但无论是否用药或者采用哪种药物,都必须始终贯彻两点: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做不到这两点,则血糖很难控制好:要么血糖居高不下;要么容易用药过量,发生低血糖危险。
控制血糖确实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但是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控制血压和血脂、戒烟、控制体重等。这些因素,有些需要用药物控制,但用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改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中国人老话说的“饭吃七分饱”、“饭后百步走”,就分别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两个方面提出了很实用的建议。
先计算风险,再决定用药
这些因素要控制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医学院的高材生们可能都曾经为记住这些指标而头疼。现在不用烦恼了,因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把这些难记的数字编成了一个“手机号码”,称为“国人健康手机号”。这个号码是14065430268,其意义为:“140”代表血压(收缩压)低于140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最好控制在130mmHg以下;“6”代表空腹血糖6mmol/L以下;“543”代表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0”是指零吸烟;“268”是指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记住这个号码,就能“拨通”您的心脑血管健康。
此外,国内外的糖尿病诊疗指南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都提到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最初是用来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后来发现这个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证明在已经有过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患者中能有效防止再次发作。此后,一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于过去没有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人也有预防作用,因此在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发表声明,建议40岁以上有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进行预防。我国当时制定的防治指南也有类似的建议。
但近年有更多研究发现,过去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作用并不大,相反却要承受较大的出血危险。这是因为,阿司匹林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是它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我们知道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血小板聚集是止血过程中的一个步骤,阿司匹林阻断了这个过程,就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这就让人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用阿司匹林,有梗塞的危险;用阿司匹林,又有出血风险。该如何抉择呢?
今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三大学术机构组织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权衡阿司匹林给患者带来的利弊得失后,发布声明,对于有心血管病危险但未发生过心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的年龄推后至男性50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并根据患者心血管病危险程度的高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英美等国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网站可提供心血管病风险计算工具,可以算出某人10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百分比,根据这个百分比可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预防心血管疾病ABC
11月14日是第19届世界糖尿病日,2010年最新发表的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近6年内激增2倍多,目前已达到9240万,超过印度而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11月5日,在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之际,中华医学会牵头举办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新闻发布会,提出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更要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倡导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的标准治疗策略ABC:HbA1C血糖管理+阿司匹林(A)、血压控制(B)、血脂管理(C)。
- 2011.01.02
- 2010.12.31
- 2010.12.31
- 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