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合理用药 > 正文
血脂高就医首选心血管内科 保健品作用不大
www.yongyao.net  2010-11-29 11:59:02  来源:用药安全网整理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近年有调查显示,中国有血脂异常者接近5000万。很多人以为高血脂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已迈入高血脂的行列,由于身体没有其他疾病的表现,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去找哪个科的医生看。结果,动脉粥样斑块已经在血管中形成,心脑血管病变的病魔悄然而至,国人的胆固醇控制意识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

血脂高就医首选心血管内科

26岁的小马在单位年度体检中赫然发现有两项血脂指标出现了“↑”符号:总胆固醇6.29mmol/L(正常参考范围是2.90~6.00),甘油三酯2.47mmol/L(正常参考范围是0.31~2.30)。他以为是自己平常爱吃肉所致,从此一点肥肉也不吃,即使是瘦肉也吃少了。到了第二年,体检结果是甘油三酯恢复正常,但胆固醇还是停留在高限,而且新增检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达4.30mmol/L(正常参考范围是1.30~3.60)。医师明确建议他服用降脂药物治疗。

高血脂分为四种情况: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有的化验中还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随着胆固醇上升而上升的指标。胆固醇上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下降说明保护作用变差了。甘油三酯升高也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的病变风险,但没有胆固醇升高的危害大。血中甘油三酯高于600mg/dL时,容易产生脂肪肝,甚至发生凶险的急性胰腺炎。

医生建议,年龄超过25岁即使没病也要每五年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无论健康与否,每年都应查一次血脂,而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每三个月查一次血脂。

拿着亮起红灯的化验单,很多人不知道该去哪个科室看病,因为一般医院没有“高血脂科”。由于高血脂主要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对高血脂的研究最深入,因此到心内科看病是高血脂患者的首选。

高危患者的血脂要降至更低

胆固醇降低一点就好一点,美国研究发现,胆固醇的水平每上升1mg/dL,冠心病的风险就会上升2%。

在降脂方面,很多人热衷于吃保健品,例如远赴国外购买“阿拉斯加深海鱼油”之类送给长辈“表孝心”――吴同果认为,深海鱼油几乎没有降胆固醇的作用,也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最近二十多年的医学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是抑制胆固醇合成最强的药物,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达20%~50%,能在一定程度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能稳定动脉粥样板块不让其破裂诱发血栓……总的说来,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梗塞和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的死亡率。

建议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包括有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中风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吸烟者,他们在血脂水平恢复正常后宜继续少量服药维持治疗效果。对于已经患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包括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的患者,即使胆固醇水平不高也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因为这些人的血脂水平要采取更严格的标准,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2mmol/L,而不是一般的3.6mmol/L。

高血脂患者少吃动物内脏

高血脂小部分是遗传的原因,大部分是饮食的原因。因此,在饮食中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对防治高血脂很有意义。

动物内脏,包括心、肝、肾、脑胆固醇含量很高;蛋黄、蟹黄、鱼籽含胆固醇也很多――高血脂的人每周吃蛋黄不能超过两个,对口感很好的多春鱼也要说“拜拜”;贝壳类食物往往是连内脏一起吃下,也增加了胆固醇的摄入;软体鱼类,例如鱿鱼、八爪鱼、墨鱼等海鲜,也富含胆固醇;动物脂肪,摄入体内以后能够转化为胆固醇。

另一方面,吃瘦肉、鲜鱼,特别是有鱼鳞的鱼含胆固醇不多,甚至反而有轻微的降血脂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