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业界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跟踪创新为主更实际
www.yongyao.net  2010-11-12 10:26:1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跟踪创新是适合国情的发展策略

主持人:国际上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创新大致分成几种模式?

张礼和:全球十大制药集团占整个世界份额的46%,分析其发展模式,约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强生公司模式,强生从痱子品、爽身粉开始,打出名牌后,在此基础上又做了其他药物的研发。现在,该公司生产卫生材料、药品和部分医疗器械,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企业;第二种模式是默克制药公司,以创新药物为主,如维生素B12等很多重要药品都是其主打产品;第三种制药模式是以色列的泰瓦公司,以做仿制药起家,它并没有自己的所谓拳头产品,但它的仿制药做得非常有特色,能占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市场。因此,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创新药物、拳头药物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途径。

主持人: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究竟该走怎样的创新道路?

张礼和:创新策略,特别是医药创新策略有多种途径,“源头创新”只是其中之一,还可以进行跟踪创新,现在很多国家都采取这样的策略,就是根据国外已有的生物模型,根据这个化学实体、临床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性的创新。

还可对药物进行重新评价。这起源于目前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在过去药物研究里比较强调的是单一成分对单一靶点的作用,但系统生物学研究后,发现实际上有很多的药物并不是一个单一靶点,它是有多种作用的。通过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办法,发现这些老药实际上有很多新的作用靶点,相应的就会出现很多新的治疗作用或副作用。因此,当前新药研究过程中要采取多靶点的筛选、多治疗途径的探索以及对其毒副成分的预防等,这也是一种创新。

侯云德:要发展当然要创新,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创新应该由少数优势单位来搞,不能普遍都去创新。我认为,现在除了仿制,还要有仿制基础上的跟踪创新。实际上,世界上大药厂真正创新的很少。那是因为生物医药开发的时间较长,差不多需要15、16年,10万个里面成功20个,机会是0.02%,即使到了临床三期,淘汰率还是很高。另外,费用也很高,一个新药研发的平均费用约13亿美元,比生物产业的其他行业都高,而且费用还在逐年提高。

因此,尽管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重点的第一个还是源头创新,包括新功能药靶等研发,但根据我国国情,只能支持小的源头创新项目,不能全部覆盖。其实,美国大药厂真正创新的也是少数,去年美国的批准新药中,全是跟踪创新的药物。

主持人:在药品研发中,如何把实验室工作与临床需求结合起来?

张礼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发展策略,就是转化医学。转化医学必须把实验室工作跟临床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临床提出来的问题反馈到实验室去做研究。过去我们在临床前评价的时候用的指标都是一些动物指标和模型,其中一些指标跟人有很大差距。因此,要用一些从临床发现的,对患者治疗、康复过程有意义的指标,并提早让这些指标进入到实验室来,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也有很大借鉴作用。

侯云德: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成果转化少,转化医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现在,大量数据出来后,要结合到病人,用到病人身上去,再拿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

核心观点

医药创新策略有多种途径,“源头创新”只是其中之一,还可以进行跟踪创新,现在很多国家都采取这样的策略,就是根据国外已有的生物模型,根据这个化学实体、临床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性的创新。

——张礼和

要发展当然要创新,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创新应该由少数优势单位来搞,不能普遍都去创新。

——侯云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