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内蒙古血液中心站长李锐军:“血荒”突围需破解三道难题
www.yongyao.net  2010-11-4 16:45:1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最近不少城市血库告再次把“血荒”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站长李锐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仍不高度重视“答疑解惑”“公共投入”以及“临时作战”这三大问题,“血荒”困局终将难解。

答疑解惑不够 不少人担心血站是“吸血鬼”

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呼和浩特市的血液库存量一直在最低库存线以下。现在血站虽说没出现严重的“血荒”,但时刻都有危机感。

“我觉得‘血荒’的出现,更多的原因还在于血站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尤其是一些常识性的答疑解惑工作没有做好。”李锐军说。他的很多朋友就曾说:你们的工作好哇,人们免费献血,你们卖给医院,简直是吸血鬼嘛。

“事实上,血站是收支两条线,不存在谋利问题。”李锐军说,采供血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献血人员的200毫升血液提供给医院收取200元,这200元钱要返给政府财政部门,而不是给采血机构。而采血机构在采血过程中的成本开支则是由财政直接拨款。至于医院把血液卖给患者时把价钱提高至300元左右,也涉及血液在医院进行化验和保存等成本开支。

李锐军认为宣传工作很重要。他说,很多人有献血意识,但却存在献血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人担心献血不安全,会不会传染上疾病,是不是对健康有损害?其实,采血机构整个采血到用血的过程有完整的质量体系保证,所用的材料是由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正规产品。献血不仅不会对献血者身体造成损害,通过献血还可以刺激血细胞的再生,提高免疫力。

“每个献血者都会有光荣感,因为既帮助了别人,同时还证明自己是健康的。”李锐军说,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只要身体允许都献过血,他每年坚持献两次血。

公共投入太少 呼吁三年竟建不起一个献血屋

在李锐军看来,就算公众献血热情很高,还需要提供给献血者一个温馨的环境。他说,造成“血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少方便群众献血的硬件条件,很多地方没有像样的献血屋。在呼和浩特,有关人士呼吁三年,至今仍然没有建起一个献血屋。

内蒙古冬冷夏热,加上献血流动车辆少且条件差,很多人想去郊区的血站献血,积极性立马就打消了。因此,在人员流动较多的繁华地段建立献血屋尤为重要。

据了解,北京像王府井、西单商场等地都建了献血屋,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献血。内蒙古包头市近两年建了五六个献血屋,为献血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无偿献血者显著增加,今年当地血液库存量一直保持在最低库存线之上。

“我们一直呼吁要为献血者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其中涉及硬件条件的改善,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李锐军说,从长远看,如果献血屋等硬件投入不够的话,“血荒”迟早会发生。就拿呼和浩特市来说,每年有3万多名献血者,如果还没有一个献血屋,要满足10%至15%的增长速度肯定会受到制约。

 临时作战过多 长效透明机制亟待建立

“我认为现在对待血液问题还是临时作战,出现‘血荒’就开始呼吁动员,过一段时间就松懈了。”李锐军说,随着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用血需求越来越大,但献血人员的增长速度却难以跟上临床用血增长的速度,导致近年来“血荒”问题一直存在。

“一出现‘血荒’我们就得启用应急办法,到各大企业、厂矿以及部队招募动员。”李锐军认为,应急办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当前亟待建立长效透明的献血机制,使采供血工作与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动员,扩大献血人群。以呼和浩特市为例,目前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46%来自于大专院校的学生,到了寒暑假期,往往就出现“血荒”。今年的暑假,内蒙古血液中心采取了各种办法勉强渡过缺血期。

“我们希望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可以定期组织人们献血。”李锐军说,机关工作人员并非网络上所说的献血热情低,而是不少人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缺乏锻炼等原因造成血液质量不过关,比如胆固醇偏高等都影响了献血。

其次,各地需要把对采供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加大相应的投入。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加大采血点的覆盖度。当然,采供血部门还要提供给献血者温馨的环境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相关部门还要增加简单便利的补偿方式。

据了解,按照献血法规定献血量达到200毫升,献血者5年内自身手术用血都是免费的(凭医院用血发票到血液中心报销),直系亲属也可以免费用等量的血。如果本人献过1000毫升的血,可以终生免费用血,直系亲属可等量免费用血。这些优惠政策既要让公众明晰,还要确保更好落实。

再次,需要把采供血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要把血站的运营情况公开,把血液到医院再到患者之间的账算明白,减少人们对血站的不信任感。与此同时,要对血站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增加采血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