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菌两年变一次
宁夏超级细菌ndm-1后,全国128家定点监测医院开始筛查细菌库。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从福建省一个医院报送的200多株菌株中检出1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携带该菌的患者是一位83岁的晚期癌症病人。老人已经故去。据了解,病人并非此细菌感染死亡。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实验室也在该院细菌库中进行筛查,并没有发现超级细菌。
负责此项筛查的赵志军说,目前的结果仅仅局限于对本医院自2008年以来临床搜集的5000多株细菌样本进行检测。
他表示,“对于整个宁夏地区的情况,就无法得知了,整个宁夏地区只有本院建立了细菌库。”
据赵志军介绍,做一株细菌排查需要支付成本50元,若检测6000株,则需要30万,“成本太高,一般医院很难支付得起。”
针对ndm-1在宁夏究竟何时出现,还有无未知病例,如何进行全区筛查和监测,宁夏卫生厅办疾控处负责人称,“我们尚无能力在整个自治区全面监测和筛查ndm-1的出现情况。”
魏军告诉记者,抗生素研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的变异和转化速度。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中叶起,用作抗菌使用的抗生素每10年方能更新一代产品,而人体携带的耐药细菌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变异。
县、乡、村三级成为盲区
中国的细菌耐药研究起步很晚。国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细菌耐药的临床检测和防控,许多国家当时都建立了目标细菌的监测网络。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曾参与细菌耐药监测网制度构建。他说,作为抗菌药物的生产、使用大国,我国的细菌耐药监测和防控工作还相当缺乏和落后。
肖永红认为,目前监测网只能“被动监测”,“很难全面覆盖,对于特殊耐药现象的捕捉更是有些力不从心”。
肖永红说,和全国数万家二三级医院的总量相比,监测网刚刚达到150多家三甲医院的覆盖面与覆盖深度实在不够,一年一次的回顾性分析也无法适应当前耐药细菌越演越烈的现实。
而且,目前监测点都选的是省会城市,有相对先进的实验室。肖永红说,目前的网络架构很难实现“主动监测,县、乡、村三级就肯定是盲区。
此次,中国疾控中心通报的两案例案发于某县级医院,而县级医院并未被纳入监测网络。
完善监控网,举步维艰
今年9月6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向宁夏自治区卫生厅递交了一份关于在全区建立耐药细菌mrsa菌的防控模式体系的报告。
“这是整个宁夏地区第一次针对耐药细菌提出建立防控体系的议案,在全国也绝对是先创”参与制定此方案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魏军称,“我们是想先探索建立对本地区相对严重、常见的耐药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和防控体系模式,看能否在宁夏地区推广”。
作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耐药菌监测网的负责人,赵志军认为“工作开展起来太难了”。
赵志军称,我们去过很多三级医院,许多医院都不愿意做这块工作,“原则上每一次使用抗菌药,都应该做药敏实验,但很多病人并不愿意出这笔钱,要做只能由医院来出钱,医院的热情要视领导的意愿而定”。
魏军本来设想与本区的其他6家相对较大的基层医院进行首批的试点合作,调研后发现从实验室细菌检测、院内感染控制与临床治疗控制符合条件的没有一家,“基层的细菌防控现在真是举步维艰”。
- 2010.11.29
- 2010.12.02
- 2010.01.27
- 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