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出新规鼓励医师“多点执业”
医师可选三家医院坐诊行医
足不出社区,就能挂到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不必到儿童医院连夜排队,就能在综合医院找到专家问诊。昨天,市卫生局出台《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明年3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经注册,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2-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专业医师将走进综合医院
所谓“多点执业”,即医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目前,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医师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注册执业。
明年3月1日起,本市将实行《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这意味着,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取得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经注册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申请2-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市卫生局表示,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鼓励精神卫生专业、儿科专业、康复等专业的医师到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多点执业。
这意味着,今后,社区医疗机构有望迎来大专家;在综合医院的儿科有可能看到儿童医院、儿研所的专家;在传染病医院也会有心理医生、康复师等为传染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患者看病难,特别是看专家难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多点执业须签订书面协议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符合条件的医师在申请多点执业前,要先取得现供职医院的书面同意,并在书面协议中明确医院、医生双方的权责。医院将按照合同或协议,规范医生执业行为,定期做考核。
“这就对医院的管理者提出了挑战。”邓小虹说,医院管理者一方面要想办法吸引、留住人才;还要留给医生一定的执业空间。
邓小虹坦言,目前,医生到注册地点外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行为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很少签订相关协议。出现类似超女王贝的医疗事故后,不仅患者难维权,医生也会面临“非法行医”的指控和处罚。《办法》的实施,将利于医生合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规范对职业医师的监管。
将建立医师执业信息档案
对于如何保证多点执业医师具备资质的问题,邓小虹表示,全市医师资格的审核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卫生部门已计划建立本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师执业信息的共享。本市已委托北京医师协会承担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荐、医师维权等工作。
邓小虹表示,北京市医师协会将负责全市医师执业信息档案的建立。届时,每名医生的从医资质、医德医风、有无因违规受过处罚等都可在线查询。该档案系统的建立将推动医生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新政意义
有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虽然本市有大量水平高、实力强的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方来英认为,让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展多点执业,有利于不同医疗机构纵向和横向之间人员交流,最终受惠的是老百姓,在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同时,也有助于民营医院、二级医院的发展。
方来英表示,医疗机构要有“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让有合法资质的人员流动起来,合理合法地实现自我价值”。
市场化用人可提高竞争力
很多医院认为,“医生是医院的固定资源和财富”,北医三院副院长刘晓光对此并不认同。
刘晓光说,在欧美许多国家,医生是自由职业者,出诊时间和地点都比较自由,此次本市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可以说是与国际接轨,使医疗资源合理、规范地自由流动。新政实施后,医师群体将直接受益。
刘晓光表示,随着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推广,各大三甲医院“压力都蛮大”。一方面,要通过规范化的合同制度明确医师职责,对其在院内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提高全院的医疗质量吸引外院专家选择本院开展多点执业,“我们不但不会限制优秀医生走出医院,还会鼓励本院医生开展多点行医”。
- 2010.12.10
- 2010.12.14
- 2010.12.16
- 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