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人民健康重大问题、集聚社会各方优势资源、集成各类高新科技成果”,北京以“三集”策略打造健康城市的初步成果,12月5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召开的“首都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公布。这是有关方面对今年年初公布的《首都十大危险疾病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实施1年取得成绩的一次展示和检验。
重大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2010年1月,北京市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科技在疾病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高”为标准,筛选出十大危险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禽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宫颈癌和乳腺癌、抑郁症、慢性肾炎、脊椎和骨关节病等重大慢性病。在“三集”策略推动下,相关人员对十大危险疾病的防治进行科技攻关。在取得初步成果中尤其以将重大疾病的预防关口前移令人注目。
1、慢性病防治从娃娃抓起 首都儿科研究所米杰教授介绍,在过去20年间,北京市儿童肥胖率增长了5~7倍。自2003年至今,他们以慢性病防线“下移”至儿童青少年为目标,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5万名儿童青少年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他们随访发现,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者43%成年后出现高血压,这些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更早。据此,他们建立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提出了儿童慢性病早期综合干预模式。这些成果已被《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所采纳,为今后北京儿童成人病早发现、早诊治、早干预奠定了基础。
2、锁定HIV感染关键人群及关键时期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介绍,该院和牛津大学联合,首次提出了“锁定HIV感染关键人群及关键时期”的艾滋病防控新策略,建立了男-男性接触HIV急性感染期的大规模研究队列(纳入200例)。研究发现,北京市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为7.26%;处于HIV感染急性期(感染HIV半年内)的患者病毒传染性最强。研究者还建立了HIV感染“窗口期”早期快速检测技术平台。由于及时对特定人群进行强化干预,遏制了北京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
“十二五”医学攻关方向
1、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二五”攻关方向 卫生部科技司何维司长在大会报告时指出,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打破专业、学科限制,建立网络化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国家传染病整体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短时间内对多种病原体组合筛查的能力,对突发疫情的病原体鉴别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仍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简称“三病两率”)及提升能力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侧重转化应用。其主要目标为,阻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病毒性肝炎的易感人群和控制结核病传染源,在示范区降低“三病两率”;显著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在3天内能够检出300个以上病原体的技术体系;获得一批诊断试剂和疫苗的证书或生产文号,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步建立并考核适合国情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模式。
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 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任董尔丹在会上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本思路是,扶持薄弱濒危学科,关注基础和传统学科,鼓励新兴交叉学科,重点支持转化医学及整合医学研究。医学科学部牵头的优先发展领域包括:人口健康领域先进诊疗技术及影像医学基础研究,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与疾病和疼痛及镇痛机理研究;医学科学部参与的优先发展领域包括:生物材料及其表界面生物功能与介入医学的相关基础研究,大规模高性能科学计算及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研究等。
以“三集”策略推动 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10个案例
以脑血管病为代表的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北京模式”;
在全国率先系统搭建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支撑平台;
慢性病防治从娃娃抓起;
北京糖尿病“前期”防治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严防新发传染病的前哨阵地;
乙型肝炎防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携手牛津大学抢占艾滋病防治制高点;
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联盟”,开展“十病十药”研发;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示范工程;
初步搭建北京急性心梗发病监测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