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下称《指南》)。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强度下降非常明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表面抗原阳性率接近于欧洲和北美的流行强度。
中国是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3.5亿至4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超过1/3的人在中国。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
中国普通人群表面抗原阳性率从9.75%下降到7.18%
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引用的是1992—1995年期间进行的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那时中国普通人群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是9.7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界定标准,表面抗原阳性率在8%以上的地区属于高流行区域,2%—8%是中流行区,2%以下是低流行区,因此,那时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
经过最近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自1992年开始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后,乙型肝炎的流行强度下降非常明显。2006年全国的病毒性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令人鼓舞,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已经从1992-1995年期间的9.75%下降到7.18%。这些数字反映,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接种减少了2000-300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的表面抗原阳性率已下降到1%以下,已经接近于欧洲和北美的流行强度。
2010版《指南》的流行病学部分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流行强度,中国已经从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进入中度流行区。现在可以非常清楚地预测,通过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在几十年以后,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将会得到根本的控制,以后中国就会进入一个低流行区。
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换药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2010版《指南》,与2005年底发布的第一版《指南》时隔5年。如果说5年前大家非常兴奋的是新药发现和上市,那么现在推出的新版《指南》,除了增加新药替比夫定以外,更主要的是慢性乙肝抗病毒临床治疗方案和策略的巨大进步。
长期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核心,但目前乙肝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等主观因素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新版《指南》首次纳入优化治疗策略,这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耐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降低医疗费用极为重要。
过去5年,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丰富的临床证据,临床医生抗病毒用药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药物和治疗方案,最终疗效却完全不一样,分析影响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耐药的因素后,医生用药就变得聪明很多,这就是临床的进步,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标志:
第一个就是慢性乙肝的优化治疗。临床医生根据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某些指标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疗效,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体来说,在抗病毒治疗之后的第24周,HBV 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如果检测不到,那么这些病人就应该沿用以前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如果HBV DNA下降的不是很满意,这些患者就应该加上一种药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提高疗效,这就是优化治疗的概念。
第二个就是关于慢性乙肝治疗的停药问题。医生能够根据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来决定抗病毒的疗程,并不像当初所有的病人都要经过长期或者终身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一般都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但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进行终身治疗。比如,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比较好的,HBV DNA长期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阳性变成e抗体阳性,即出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部分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下考虑停药,实现阶段性治疗的目标。
- 2010.11.17
- 2010.11.17
- 2010.11.19
- 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