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就医排队猝死悲剧如何杜绝
www.yongyao.net  2010-12-8 10:15:03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患者在大医院排队等候检查时猝死的悲剧看似偶然,然而在国内医疗体系各种积弊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语境下,这类悲剧的出现其实是难以避免的。

据媒体报道,一位感觉胸闷、胸疼,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验血、彩超等几张检查单,说“检查后再说”。患者的妻子担心丈夫出现意外,询问医生能否先开点药服用,然后再做检查,医生还是告诉她,“检查后再说”。当终于轮到患者做彩超时,却被告知“下班了,下午两点再来”。在排队数小时之后,患者最终猝死在了彩超室门口。

到大医院排队看病,没病都要等出病来!这份闹心的就医体验,想必每个到过那些门庭若市的大医院求医的患者都不会陌生。因此,这个本属于个体的悲剧不仅让患者家属悲不自胜,更让广大普通公众感同身受地为之忧虑和无奈。于是,我们不免要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悲剧?如何才能杜绝这类悲剧重演呢?

有人认为,医生习惯性地滥开检查,直接造成了该患者陷入排成长龙的队伍中苦等,结果被耽误了治疗。也有人认为,是众多患者就医观不当,迷信大医院的诊疗水平,过度拥挤到大医院排长龙,才造成该患者猝死于排队途中。笔者认为,这些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造成这起不幸事件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接诊医师出现了误诊、漏诊。假如接诊医师能够通过简便易行的专科问诊和体格检查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情,那么按照医院一般性的相关诊疗制度,该患者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优先诊治,从而避免这起不幸的发生。显然,这起不幸事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医院的确诊率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高。

两年前,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撰文介绍,如果在国内医院门诊看病,误诊率大约是50%。这里的50%门诊误诊率是指最高级别的三甲医院,而级别较低的中小医院情况只怕更不容乐观。囿于造成误诊的客观原因不是短期内可望解决的,在此,笔者只想说说造成误诊、漏诊的主观原因。

首先,医生的诊疗水平不够高是造成误诊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培养高水平医生的摇篮是医学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走的是精英培养模式,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被高等医学院录取。他们的医学院校数量很少,招生规模不大,医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因此,医学毕业生素质普遍很高。可是,我国却反其道而行之,高等医学教育走的是大众化、低门槛路线。近年来,医学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是一降再降,生源质量亦是每况愈下。譬如,在医学院的教学医院里,一个带教医生带着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实习生可谓司空见惯。这样的招生门槛和学习条件,怎能指望培养得出大量高水平的医学毕业生呢?而且,少数能进入医院工作的毕业生大多要靠关系,很多优秀学生连进入医院的机会都没有,这就导致了劣胜优汰的恶果。

其次,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长期以来,一个城市里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三甲医院就垄断了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医院则面临着设备匮乏、人才流失严重、门可罗雀的困境。当患者无奈地排着长队在大医院为看病苦苦等待时,医生面对蜂拥而至的众多病人也只能够速战速决,尽量缩短诊治时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面对过度的疲劳,即便是高水平的医生也很难避免出现误诊、漏诊。

再者,虽然新医改已经在国内很多地方开始试点推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是只能通过创收来维持运营。就笔者工作的市级医院而言,政府的投入只占医院运行成本的10%左右。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能够始终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真正能够做到不开不必要的检查,不用多余药品的医生可谓是少之又少。

患者在大医院排队等候检查时猝死的悲剧看似偶然,然而在国内医疗体系各种积弊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语境下,这类悲剧的出现其实是难以避免的。要杜绝这类不幸的重演,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尽快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而医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只能立足于医学教育的迷途知返、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彰显,以及破除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等深层次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