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7年苦苦钻研,香港大学晨兴基金教授杨丹终于为癌症病人带来特大喜讯:她成功将有“断肠草”之称的中药“雷公藤”毒性及活性分子分解,采其具疗效的分子有望制出副作用较少的治癌药物,为研发抗癌药物开拓一条新路。
这项研究,也为她赢得了本月上旬颁布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本届获此奖项的科学家全国只有十人。杨丹也成为香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面对困难誓不放弃
祖籍四川的杨丹,1993年从美国到香港大学执教。此前一直研究西药的她,回到港大后便着手钻研中药药性。由于其祖父是中医师,更令她对具有治癌功效的雷公藤特别着迷。因为不少临床研究均指出,雷公藤具出色的抗炎、抗肿瘤及免疫抑制功效,其治疗功效有如一个宝藏,但其本身毒性甚强,以致久久未能被采用到抗癌药当中,内地有关机构从事相关研究30多年,也一直没有突破。
杨丹说:“我认为,只要把它的毒性和活性分开,一定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药,广泛用于治疗。”但是,要真正达到目标,又谈何容易,即便是美国及欧洲的药厂也认为,要把其毒性分离于活性分子,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
但杨丹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希望通过化学合成,制造出类似雷公藤活性分子的化合物。她说:“雷公藤中的活性分子含量极少,即使抽取世界上所有雷公藤,也不到5公斤。但通过化学合成,便可大量制造活性分子了。”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从1993年开始,杨丹便着手尝试将雷公藤的活性分子和毒性分开,测试了至少150多种合成方法、花去1500万元。
研究的道路,漫长而崎岖,但对杨丹来说,筹集研究经费才是难题。
为了筹措经费,她亲自向香港、内地和美国很多大小药厂及投资者游说,但愿意投资的人很少,因为大部分投资者看重的只是成果,希望马上就有药研制出来。
“研究需时长,找投资公司特别困难,拜访过十家公司,2007年才有公司愿意资助900万元做研究,并成立实验室,研究带来曙光。”杨丹说:“晨兴基金相信这个研究肯定有好东西,愿意投资于研究前期工作,对我们有很大鼓舞。”
杨丹表示,从事此项研究10多年来,失败多次,当中10年没有就此发表论文,陷于瓶颈位,苦无出路。但她没想过放弃,认为只是大家没找对思路。
经过17年奋斗,杨丹和她的研究团队终于在去年取得突破,研究出具有单一活性的结构单元,可帮助研发出一些低毒性、高效能的抗癌新药物。
温和治癌药有望10年后诞生
杨丹表示,该项发现“犹如掘到一块金子”,相比现有的抗癌药,新药对病人的副作用将大大减少。她计划今年正式发表关于雷公藤研究的论文,现正申请全球专利,预计需要10年临床试验,就能研制出性质温和的治癌药物,让病人免却脱发及呕吐等副作用之苦。
“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药物开发上,未来的目标是研发出一系列抗癌药物。”她说。
作为一名科学家,以及有三个女儿的母亲,杨丹坦言欠家人很多,“除了每天研究十多小时,有时周末也要工作,女儿曾劝我不要上班,幸好家住在大学附近,可争取时间陪她们。”杨丹表示,有了家人的支持,她才得以毫无顾虑地从事她的研究工作。
当杨丹得知自己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殊荣时,这位年届45岁、刚满该奖项年龄上限的“高龄”得主除对获奖感到开心外,更认为是“多年工作终获社会肯定”。
杨丹表示:“做科研第一要有兴趣;第二要专注;第三要坚持,永不放弃。”她认为,这次香港女科研人员获奖只是开始,未来会有更多香港女科学家走上这个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