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小强在穿衣服时感觉手指被“刮”了一下,原来是手指上有倒刺,于是小强就把它撕掉了,谁知第三天小强竟发起高烧来,而且整个手指头都肿了。医生检查后确诊为败血症,因为撕手上的倒刺导致感染造成的。这个冬天气候比较干燥,再加上很多人都在忙年,很多人干完活,发现自己手上长了倒刺,就会直接拔掉。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又称肉刺。形成倒刺的相关因素有:冬季气候干燥,皮肤缺乏水分和维生素A、B、C、E及锌等微量元素、皮肤角化过度等使皮肤出现裂隙。一些平素有挑食习惯的孩子,没有养成吃水果和蔬菜的习惯,维生素长期摄入不足,也是孩子反复长“倒刺”的原因之一。倒刺只是皮肤浅表层的损伤,而且在秋冬季常见,不用过于紧张,但是如果自己拔撕倒刺,结果往往倒刺越撕越大,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并引起出血及感染、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甚至甲沟炎,最后只能拔甲或切开指尖引流排脓。
如何预防倒刺呢?首先要加强手部皮肤护理 每天坚持用温开水(可加几滴白醋)浸泡双手20分钟,可改善手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变得柔软。(注意,小宝宝泡手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就可以。)没事的话就经常轻轻按摩双手,保持皮肤弹性。切忌用含碱量高的肥皂清洗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洗涤剂等物品。皮肤干燥者可选择含油脂较多的护肤品。通过多吃以下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高纤维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如牛奶、豆浆、胡萝卜、鸡蛋、蔬菜、瘦肉、肝脏、花生、核桃、苹果、白木耳等。孩子除了喝牛奶外,平时要注意添加新鲜的蔬菜汁及果汁,多喝水。
那么如何去除恼人的“倒刺”?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约3—5分钟,等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后,再用指甲钳或小剪刀在倒刺的根部将其剪掉即可。为了防止感染,指甲钳或小剪刀需先用酒精消毒。一旦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可能出现感染,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