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一项研究发现,有致癌基因突变的毛囊干细胞在皮肤受伤的情况下可能触发一种皮肤癌。科研人员已经把人类基底细胞癌与创伤恢复的缺陷联系在了一起。研究报告2月14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毛囊干细胞帮助在受伤后再生组织,但是人们仍然不太清楚它们在引发肿瘤方面的作用。Sunny Y. Wong 和Jeremy F. Reiter培育出了转基因小鼠,这些转基因小鼠能产生毛囊干细胞,而这些毛囊干细胞携带的一个基因和基底细胞癌有关,该基因可以打开和关闭。打开这个致癌基因并不足以触发这种小鼠出现癌症,但是在激活这种致癌基因的同时损伤小鼠的背部皮肤的时候,这组科研人员发现含有这种激活的致癌基因的毛囊干细胞迁移到了受伤部位并且在伤口内部形成了上皮癌样肿瘤。此外,这组作者发现这些干细胞甚至能在这种致癌基因打开的几周后出现伤口的时候引发肿瘤。
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提示长期存在但是在休眠的位置(诸如毛囊)潜伏的干细胞可能积累致癌突变,直到一个倾覆点(例如受伤) 唤醒了这些细胞并引发肿瘤的形成。
相关新闻
- 2011.01.15
- 2011.01.15
- 2011.01.17
- 2011.01.07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