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机理揭开
www.yongyao.net  2011-3-23 16:16:56  来源: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huyen
分享到:

血管疾病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据统计,目前美国约有2600万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中很多人会出现血管损伤的症状而面临截肢、心脏病、中风及失明的威胁,但科学家至今还不清楚导致血管损伤的原因。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的关键机制,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之谜有望揭开。该研究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发现,血管细胞中相互作用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与血管损伤有关。此前的研究曾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存在脂肪酸合成酶水平较低的现象。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制备出一种名为FASTie的基因鼠,其血管内皮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缺乏,但其他组织中均有脂肪酸合成酶。结果发现,FASTie基因鼠的血管疾病症状与患有糖尿病小鼠的症状非常相似。

通过与正常及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比较,研究人员确定FASTie鼠无法产生可以将一氧化氮合成酶固定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关物质。而多年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成酶只有固定在血管壁上,才能发生作用。脂肪酸合成酶首先合成一种脂,附着在一氧化氮合成酶上并将其固定在细胞膜上,此后才能形成正常健康的血管。

研究人员在内皮细胞没有脂肪酸合成酶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小鼠体内发现很多血管渗漏现象。通过在实验中干扰正常小鼠和FASTie鼠的血流,研究人员发现,正常小鼠血管迅速恢复,而缺少脂肪酸合成酶的FASTie鼠则无法修复受损血管。研究人员解释说,将一氧化氮合成酶固定在血管壁上涉及棕榈酰化。没有脂肪酸合成酶,FASTie小鼠无法进行棕榈酰化,也无法修饰一氧化氮合成酶使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交互作用,这是导致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发现了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均与脂肪酸合成酶缺失有关,如果能够研制出促进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或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棕榈酰化的药物或其他酶,科学家有望找到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