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是农村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在农民眼里,它们就是医院。
缺人、缺钱、缺设备,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医院曾一度困难重重,甚至岌岌可危。
新医改方案中,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以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对农村医疗机构发展提出了明确规划。
如今,卫生院、卫生所发展状况如何?医疗水平怎样继续改善?
日前,记者走访了地处晋东南的高平市、沁源县、襄垣县,采访了当地部分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所,试图以此为范本,简单勾勒目前乡村医院的现状和发展图景。
财政投入到位了吗
三层的小楼,粉刷一新。一楼大厅,病人不多,各自排着队伍。收费处,两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碌。大厅两侧,挂号处、取药处标识得很清楚。
“这是去年县里拨款建的新楼,我们刚搬进来不久。”山西晋城高平市原村乡卫生院院长郭贵生一边上楼,一边向记者介绍:“二楼是住院部,7个病房。现在住院的有14个病人,这是少的,最多的时候有二十来个病人。”
身患脑出血在这里已经住了4天院的史大爷对于住院环境似乎挺满意,“卫生好、服务态度好”是他对这里的基本评价。在他看来,去一趟县医院,来回路费加上吃住,没有三四百块钱下不来,不如安安心心在卫生院看病。
郭贵生介绍说,这几年卫生院得到的财政拨款逐渐增加,2008年为31.7万元,到2010年达到42.1万元,“除了盖新楼,这几年,卫生院还陆续添置了新设备。”
环境同样获得改善的,还有村卫生所。在沁源县沁河镇琴泉村卫生所,村医姚志军用上了新配备的电脑,“现在新农合的报销记录、病人的信息管理、村民的健康档案,我们都通过电脑来完成了。”
曾几何时,一间屋子,一个听诊器,简陋陈旧的装备,是不少卫生院、卫生所的“标配”。对于利润不高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政府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它们发展的后顾之忧。
高平市在乡镇卫生院建设方面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了业务用房2万余平方米,并购置了各类医疗设备269台。
同属晋东南地区的襄垣县则投资1500余万元,新(改)建“四室分开”高标准卫生所323个,全县323个行政村实现了卫生所全覆盖。与襄垣县同属长治市的沁源县也投入1.2亿元,对两个县级医疗机构13个乡卫生院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并在2009年消灭了61个卫生所空白行政村。
据介绍,近年来长治市政府给全市132个乡镇卫生院都装备了B超、X光机、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增强了乡镇卫生机构的诊疗手段和服务质量。
“现在,政府投钱,解决了办院经费,没有理由干不好!”高平市河西镇卫生院院长王新光说。
新农合起作用了吗
在高平市马村镇陈村卫生所,记者见到了来看病的农民刘生荣。问及是否了解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年过半百的刘生荣立刻大声回答:“在村里看病,都能报销!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这个我们都知道!”
据高平市新农合办公室主任尹文介绍,依照近年来农村普遍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市参合农民在乡村一级看病住院报销起付线为100元,可以报销85%;在县医院看病则300元起付,可以报销70%。
2010年,高平市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95.17%。除了住院报销外,在乡村一级医疗机构看病,还享受每人40元的门诊统筹。
“过去,不少农民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哪有钱看病啊!得个病,生扛过去,很少会上医院去看病。新农合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农民得了病敢上医院,能看得起病。”襄垣县新农合办公室主任李强说。
高平市、襄垣县和沁源县都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了新农合工作办公室。病人只要出院,就可以直接办理报销手续,实现实报实销。
据沁源县卫生局副局长王根庆介绍,沁源县新农合统筹信息平台也正在搭建中。以后在卫生所看病,只要拿新农合的卡一刷,个人信息、门诊报销情况就能即时显示,这样便于村民更直观、更清晰、更透明地知晓自己医药费的报销情况。
新农合改变的不仅是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它几乎救活了乡村医疗机构。据山西卫生厅副厅长王峻介绍,由于新农合的实施,目前山西70%以上的病人都在县乡两级解决了看病问题。
“一个村子没有500人,养不活一个村医”,这在山西广大农村是建设村卫生所的一个共识。长期以来,无论乡镇卫生院,还是村卫生所,病源不足一直是生存的大难题。
“新农合大大增加了卫生院的门诊量,我们院的业务收入从2009年的8.9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4.5万元,真正可以说是新农合救活了乡镇卫生院。”王新光介绍说。
襄垣县善福乡卫生院院长连安居证实了这种说法。2010年,这个卫生院门诊比2008年几乎增长了两倍,门诊收入也翻了一番。就诊病人中,过半都参加了新农合。
专职村医有保障吗
“现在我除了给大家看病,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新生儿一出生就开始建健康档案,出生24小时内要打卡介苗和第一剂乙肝疫苗,一个月打第二剂乙肝疫苗,2个月打脊灰疫苗,3个月打第一针白百破……”说起自己的新工作,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卫生所村医田阳光如数家珍。
按照山西省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布局,县医院负责大病治疗,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门急诊工作,而村卫生所除了常见病的诊断外,建立健康档案、计划生育管理、常规医疗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成为乡村医师的日常工作。
为增加村医的积极性,山西让“田阳光”这样的村医全都吃上了“皇粮”。每个月固定给村医发400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如果开展了医疗诊治工作并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还按照服务一个人一年4块钱的标准进行补贴。
这对于以前收入基本没有保障的村医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以前只能拿到每月30元的健康员补贴,现在400元的补助加上计件收入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平均下来,一个月能够拿到一千多块钱。比起以前,待遇好了不少!”沁源村医姚志军说。
其实,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此前村医们也需要承担,而且每年可能也要占用上百个工作日。只是,以前这些工作,他们从中是得不到一分钱收益的。
伴随着收入的提高,村医们也有些新的烦恼。以前由于收入少,不少乡村医生都是兼职的。如今,一个村有几百人的保健工作要做,有村医说,现在的工作是“白加黑”、“压力大了很多”。
在山西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刘洋看来,从“兼职”到“专职”,不少已经习惯了以往工作形态的村医,恐怕需要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很多年纪大的村医不会用电脑,工作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他说。
- 2011.01.03
- 2011.01.04
- 2011.04.21
- 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