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很多病人家属都感觉,“零陪护”是让家属们身体轻松了,但家属内心却有点沉重了。看着护士细心服侍,而家属在一旁“袖手旁观”,一时还无法适应。
金阿姨的困惑也是很多老年患者的感受。他们对家人的天然眷恋使其难以接受护士的贴身照顾。
而这种优质贴身的护理服务,如洗脸、洗脚、翻身、擦浴等日常生活护理,往日被称为“白衣天使”的护士们能接受吗?
妇外三科的护士长黄焜介绍说:“医院刚提出让护士给病人洗头、洗脚的时候,很多护士都难以接受。”
去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前后,为了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变观念,黄焜所在的科室组织护士集体为病人洗头、洗脚。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大家你提水壶,我弄头发,有模有样地干了起来。慢慢地,大部分护士也就接受了这些工作。
但依然有护士对此有怨气。一名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就抱怨:“给病人端饭、喂饭就不说了,还要负责他们刷牙、洗脸、洗脚。不是我们没有爱心,工作负荷就不说了,现在我们就是护士加护工,工作价值何在啊?”
“这如今护士哪还是护士啊,整个是护工啊。”一位姓王的护士说。
某医院一护士长告诉记者,其实,有王护士一样想法的护士大有人在。
这位护士长说:试想一下,脱下“白衣天使”的高贵外衣,做起护工般细致且脏乱的陪护活,对于年轻的80后、90后护士来说,的确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实践的磨练。
护士还能坚持多久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广,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却也让很多护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工作强度。
按照卫生部出台的《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 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但在护理工作一线,医院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自理程度,给每位护士安排病人6至10人,甚至10人以上不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医院护患不成比例,护士严重缺乏。
一位骨科护士介绍说:“我们这里不能自理的病人特别多,我和几个姐妹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工作,才能保证在家属的协助下,照顾好每一个病人的日常生活。每年都有人因为太累辞职。要是有更好的去处,我也会考虑离开的。”这种护士流失的现象,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显得更为突出。
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萍说:“很多护士宁愿到小诊所去工作,也不愿留在大医院,就是因为工作太累太辛苦。”
“过去人们称我们是白衣天使,可现在我们是不带工资的高级保姆。”这是一句在护士中流传的讽刺语。
据了解,目前全疆医院住院护理费根据一级、二级、三级的不同级别,每日分别收取6元、4元、2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后,病人的护理费并没有因为护士服务项目的增加而增加,护士的酬劳依然是由医院根据绩效而发。由此一来,病人花费同样费用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多、更专业的服务。但是对护士而言,付出了超出以往几倍的工作量,却不见酬劳上涨,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受到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启仪提出,护士配备不足、护理收费过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瓶颈。
据了解,目前用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所有投入,均由各医院自行承担。“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此环境下的零陪护,护士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一位医院护理工作负责人呼吁。
“对于如何激励护士,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我们要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来体现,让护士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萍说。
- 2010.12.31
- 2011.01.05
- 2011.01.08
- 2011.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