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面部红痒别当癣治 可用冷水洗脸注意防晒
www.yongyao.net  2011-4-14 17:43:25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Vean9
分享到:

你知道过敏原也能检查吗?

防治皮肤过敏,就是要避开过敏原。不是没出现过敏性皮肤病的人就不会患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敏原。有的人会对花粉过敏,有的人会对某种水果过敏,有的人会对海鲜过敏,而有的人会对某种金属过敏,世间万象,总有个你相对应的过敏原,也许还不止一种。

只有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过敏,就能对过敏之物做好防范,那么检查过敏原就是关键。过敏原的检测有上百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斑贴试验的外源性检测,一类是抽血化验的内源性检测。两类基本能将日常触及的过敏原检测出来,对患者来说检查出自身的过敏原就能在生活上给予指导,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为生活健康增加一层防护膜。

那么有哪些医院具有检查过敏原的设备和技术呢?据悉,成都市第二、三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院的皮肤科都有过敏原的检查项目,如果你每年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不妨也去检查下你对什么过敏,更详细的知晓什么不能去碰,什么东西应该避开。

今春,真是阴晴不定,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就飞毛毛细雨,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可遭了秧,特别是面部的皮肤总是这里痒痒,那里泛红,让人苦不堪言。记者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今年春季气候反常,皮肤病患者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过敏性皮肤疾病尤为突出。

年轻女性春季多发面部皮炎

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向丹黎介绍,每年的春季是过敏性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春暖花开时,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粉尘增多,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就更容易惹上过敏原,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最容易受到侵袭。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荨麻疹、湿疹等,而在年轻女性中,面部再发性皮炎是最常见的,面部皮肤容易出现红肿、烫痒、充血、潮红脱皮屑,日晒后加重。向丹黎医生说,这些症状都是面部再发性皮炎的表现,它与花粉、尘螨过敏以及紫外线伤害有关。此类人群应注意少接触这些过敏原和加强补水和防晒。

面部红痒别当癣治滥用药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面部的皮肤问题可谓是日常护理的头等大事,如果脸上出现红痒、起痘那可是有“毁容”之苦。面部再发性皮炎一到这个过敏的季节就会发生,面部的红肿、掉屑等症状,令患者恨不得马上把它清除。请不要鲁莽行事,你得听听专家的意见。向丹黎医生说,很多患者脸痒就挠抓,皮肤抓伤抓烂容易感染发炎,这是不可取的。同时,出现面部掉屑误将它当癣来治,买来治癣的药就往脸上抹,不仅起不到作用,而且红肿掉屑,痒感觉依然没减少。值得提醒的是,不要为了快速治疗去买激素外用药,一定要去医院皮肤科找专业的医生诊断,要正确对待此病,不能自行判断和处理。

避源头禁发物冷敷脸少换妆

除了医生开出治疗药物之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向丹黎医生说,面部再发性皮炎的患者,应少去花多的地方,同时注意保持家中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是衣物被盖等贴身物品;避免面部温度过高,引发症状加重,最好使用冷水洗脸或进行每天一次的面部冷敷;不吃发物,如海鲜、牛羊肉、魔芋、香菜、笋子等;对于女性患者而言,不要出现了过敏就乱换化妆品,此类人群最好使用敏感性皮肤化妆品避免皮肤受到刺激,或者少化妆注意防晒。

延伸阅读

医学上将诱发过敏性疾病暴发的抗原性物质称为过敏原。

钟南山院士介绍,中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脱敏已是公认疗效显著的疗法。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类推目前我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

过敏原的类别:

1、通过呼吸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吸入性过敏

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虫螨、冷空气、动物皮屑、油烟、各种香料、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2、通过饮食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食入性过敏原:如海鲜、鱼虾、异体蛋白、奶制品、豆制品、鸡鸭、牛羊肉、大米、面粉、香油、香椿、葱、姜、蒜、动物脂肪、酒精,以及桃子、梨等各种水果、干果、蔬菜、蜜饯,部分抗菌类制剂、消炎药、解热镇痛药等。

3、通过触摸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接触性过敏原:如化妆品、染发剂、油漆、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项链、手链、表带、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4、其他过敏原:如注射药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甚至有许多的患者根本不能确定具体的过敏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