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国外医药 > 正文
澳大利亚昆士兰脑研究所主任:战胜神经性疾病指日可待
www.yongyao.net  2011-4-22 10:04:06  来源: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huyen
分享到:

抑郁症、老年痴呆、中风引起的脑损伤等神经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对这类疑难疾病难道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不。本报记者近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脑研究所发现,战胜这些疾病的曙光就在前头。

走进坐落在昆士兰大学校园内的昆士兰脑研究所,记者对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分子神经科学创始人、昆士兰脑研究所主任培利·巴勒教授说:“对于脑科学,我一窍不通,今天要来向您学点东西。”

巴勒教授笑着说:“人类的大脑由千亿个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组成。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即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是怎样的、神经细胞之间有怎样的信息沟通、哪些分子和基因参与了这一过程,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10—15年以前,人类对此并没有太多认识,认为人类大脑新神经细胞的产生只在胚胎发育期,出生后就不再产生新神经细胞,且神经细胞数量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减少。

科学发展在于不断地探索。巴勒教授领导的研究组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于1992年在成人大脑海马区发现了具有发育新神经细胞能力的神经干细胞群。在反复试验过程中,于2001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分离出这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识别了它们的特性,并且发现在一定的实验室和病理条件下激活这些神经干细胞的机制。这一发现证明,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干细胞实际上始终存在,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干细胞的活力逐步下降,发育新神经细胞的数量逐步减少,甚至停止。巴勒教授的发现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翻了长期坚持的神经细胞发育终止于生命早期的理论。著名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同年将这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脑神经科学界引起强烈震动。

在脑科学领域,昆士兰脑研究所与中国有良好的合作。巴勒教授透露,他的研究所目前与中国正开展两项重大合作,一是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于2010年在北京和布里斯班分别建立了“中澳神经科学与认知联合实验室”;二是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于2010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在神经遗传学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精神分裂症、运动神经元疾病、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成因。

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结果何时能用于临床,巴勒教授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据目前的研究进度,“可以乐观地说,动物试验可望在1—2年内取得理想成果。人类临床实验和实际临床应用的时间距我们越来越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