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新致病基因
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国学者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新致病基因
www.yongyao.net  2011-4-15 11:03:42  来源:健康报网  责任编辑:huyen
分享到:

我国研究人员新近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了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3A)。该基因在M5型白血病中突变率高达20.5%,其中累及第882位精氨酸密码子的突变频率达18.8%。存在这一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差,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只有7个月,而无此基因突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则可达到约19.5个月。科研人员还对该突变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系列研究。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M5亚型,表现为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增多,其临床进程凶险,患者3年平均无病生存率仅有25%,且复发率高。据介绍,该研究成果首次解读了M5型白血病的全外显子组序列,为人类肿瘤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揭示了DNMT3A突变在白血病中的潜在致病作用,为白血病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同时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在机理上不仅将肿瘤发生中的两种重要机制——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联系在一起,同时将两种表观遗传学的调节形式联系在一起,两者很可能通过共同的通路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