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界动态 > 正文
匹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II期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www.yongyao.net  2011-5-18 22:06:04  来源:前沿医学资讯网  责任编辑:huyen
分享到:

InterMune公司公布了两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轻度至中度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经六分钟散步测试显示,匹非尼酮(Pirfenidone)治疗与肺功能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改善相关。研究结果2011年5月13日在线发表在《The Lancet》上,稍后将发表在其印刷版上。

CAPACITY项目包括两项名为004和006的多国家、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此项目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的110个中心共计779名40岁至80岁的IPF患者中同时进行。受试者

最短接受为期72周的治疗,随机接受口服匹非尼酮(2403mg /天)或安慰剂,以此评估匹非尼酮对减少IPF患者肺功能恶化的影响。

在004号研究中,匹非尼酮使IPF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下降减少(p = 0.001),用力肺活量是一项重要的肺功能指标。在006号研究中,在第72周两组的FVC改变差异不显著(匹非尼酮组为-9.0%,安慰剂组为-9.6%)。然而,经一年治疗,匹非尼酮治疗效果明显、一致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仅在006号研究中,匹非尼酮2403mg /天治疗组第72周时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的下降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证实,匹非尼酮作为口服治疗通常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较少,不良反应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在345例的总匹非尼酮治疗组中发生了51例不良事件(15%),在347例的总安慰剂组中发生了30例不良事件(9%),因此导致研究治疗终止。总匹非尼酮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紧急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113例),在总安慰剂组中为31%(109例)。

杜克大学医学院的肺、过敏、急症医学系主任、医学教授Paul W. Noble兼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说,虽然004与006研究结果不一致,而且只有004号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但总体数据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匹非尼酮会产生有临床意义的治疗效果,以及对IPF患者的安全性良好。

匹非尼酮是一种口服活性小分子药物,其抑制TGF-β合成,TGF-β是控制着许多细胞功能的化学调节因子,所述功能包括增殖、分化,以及在纤维化中起关键作用。匹非尼酮还抑制TNF-α的合成,TNF-α是已知在炎症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因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