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的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品,口服给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液体类药物,误入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
婴幼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内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
婴幼儿期便秘时应从改善饮食着手,适当加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泻药。
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容易引起婴幼儿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
婴幼儿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儿童期
反应和成人不同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
镇静药、阿托品、磺胺类药、激素等耐受性较大。
酸碱类药物较易发生酸、碱血症,应用利尿药较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现象。
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时)比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四环素可使牙釉发育不良、牙龈发黄。
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家长在给宝宝用药时,应该牢记以下八项基本原则。
1.要明确诊断,根据病情用药。
2.选药时要有明确的指征。
3.严格计算用药剂量。宝宝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其中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肥胖或瘦弱患儿除外),即不同年龄儿童的用药是成人剂量的:1个月为1/14、6个月为1/7、1岁为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4岁为2/3。
4.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注意联合用药,合用药品种不宜超过3种。
5.不要给患儿随意滥用成人药。
6.不要滥用常用药。
7.避免滥用滋补和维生素类药品。
8.用药时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
相关新闻
- 2011.01.02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3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