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研究发现AMPK可促进亨廷顿氏病的发展
www.yongyao.net  2011-7-19 16:10:17  来源:前沿医学资讯网  责任编辑:huyen
分享到:

一项新的研究描述了AMP激活性蛋白激酶(AMPK)的过度活化是如何促进亨廷顿氏病(HD)的神经退行性变。这篇文章于2011年7月18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Cell Biology》。

亨廷顿氏病中突变亨廷顿蛋白的聚集破坏了许多细胞过程,包括代谢。AMPK是一种平衡细胞的能量产生和使用的蛋白质,它在HD小鼠的大脑中异常活跃,但是激酶是否可以防止神经元产生与HD有关的代谢紊乱或AMPK是否与神经元的死亡相关尚未弄清。

Yijuang Cher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一个HD小鼠模型中,AMPK的α1亚型可被特异地激活,并易位到了神经元细胞核,而AMPK-α2未受影响。Ca2+/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一种抑制剂降低了AMPK活性,这表明AMPK-α1是被这种酶激活的,可能是由于在HD神经元中Ca2+信号被破坏。通过注射AMPK的激动剂药物AICAR,可引起AMPK进一步的兴奋,这可增加神经元死亡并缩短HD小鼠的寿命。AICAR也促进了神经元细胞株的死亡,该作用可被AMPK的一种抑制剂逆转。有活性的核AMPK-α1通过降低细胞存活因子Bcl2的表达,促进了神经细胞凋亡。Bcl2的水平和细胞存活可以被CGS21680恢复,其是一个可缓解HD小鼠症状的药物。

AMPK在HD患者的大脑中也会被过度激活,这表明这个激酶可能成为一个治疗靶标。目前Chern想要研究AMPK-α1和α2亚型在神经组织中是怎样被差异化调节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