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发改委今年第二号药品降价令落地
www.yongyao.net  2011-8-11 14:57:5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cqjm
分享到:

继今年3月的降价令发布以来,传说中的本年度第二号药品降价令终于落地。

依照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的通知,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的药品将从9月1日起降价,平均降幅14%。

由于此番降价的范围和降价的幅度都小于今年3月那次,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年内再次降价的可能性减小。不过,有消息灵通的企业则向本报透露,今年内至少还会有一次降价,而降价的范畴或将圈定肿瘤药。

此外,由于此次降价采取了“日费用”作为参考指标,原本享受优质优价、定价较高的外资原研药和单独定价药品成为降价的“重灾区”。

继续削弱外资“超国民待遇”

对于此次14%的调价力度,国家发改委解释称,这次价格调整方案是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次降价,对日费用高的药品降价幅度较大,对日费用低的药品降价较少,有助于保障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这次降价将有效降低糖尿病、癫痫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负担。

“糖尿病人需要终身用药,这次价格调整将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的最高零售限价下调了11%,相当于每位病人每年可直接减少支出300元左右,癫痫病人也需要长期用药,这次价格调整将常用的丙戊酸钠的最高零售价下调了10%,相当于每位病人每年可直接减少支出240元左右。”宋大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因本次调价再次遵行了“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此番共96种被调价的单独定价药品中,被指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外资原研药占比高达八成。辉瑞、诺华、罗氏、默克雪兰诺、拜耳等在华的知名跨国药企均有产品被调低价格。而国产单独定价药品,则只有太极集团、千红制药等少数几个品种被砍价。

被降价的统一定价药品一共涉及363个品规。因该类药品自前一轮调价后,部分品规曾出现“降价死”的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还强调称,有关部门将通过严格新药审批和比价换算公式,有效地解决降价药“一降就死”“一降就没”等问题。

企业建言药价调控应从医保入手

作为此次单独定价降价最大的“受害者”的代表,RDPAC发给本报的声明,明显对国家发改委此举持保留态度。RDPAC强调称,以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价差幅度来进行价格调整,不利于中国医药市场和制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RDPAC看来,对于原研制药品的价格应采取“合理评估价差,分步骤、平缓的价格调整”。

“最近几年,CPI持续维持在高位,医药企业的人力、原料、水电等成本也在逐年增高,2010年全行业近5000家企业实现的利润仅千亿元左右,尚不足一家大型央企所实现的利润。同时新版GMP的实施也需要企业在质量方面进步的增加投入。持续降低药价将对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到创新,由大到强带来较大的困难,也有可能增大患者用药安全的潜在风险。”RDPAC一位总监如是说。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甚至称发改委一味降价的做法,既达不到降价的目的,也无法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在该位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看来,现有的药品定价体制亟待从人治转向市场化定价。

此番有药品被降价的一家企业则认为,药品价格调控应从医保入手。

该企业认为,对于同一品规、不同厂家的药品,不管是仿制药和原研药,国家应该制定一致的报销额度,至于定价,则可采取市场化定价。因为在这一机制下,消费者会基于自身的需求,去选择报销额度相同,但价格不同的药品。而医药企业也会考虑报销额度和公司的目标市场等因素去定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