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地坛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较健康人更易合并骨代谢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肝功Child C级患者应常规检测骨密度。该院段雪飞副主任医师说,慢性肝病患者由于维生素D代谢异常、钙吸收不良等因素,更易继发骨质疏松,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最为常见。因此,慢性肝病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
慢性肝病患者防治骨质疏松,首先要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包括摄入含钙丰富的均衡饮食、适当锻炼、阳光照射,避免嗜烟、酗酒及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防止跌倒等。其次是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慢性肝病患者建议用活性维生素D3,如骨化三醇0.25~0.5μg/d,该药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一般补充钙剂成人800mg/天,绝经期后妇女及老年人1000mg/天;维生素D摄入量成人200IU/天,老年人400~800IU/天。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钙。
对于曾经发生脆性骨折、绝经后妇女、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者,以及肝硬化患者,段雪飞医师提醒说,即使骨密度正常,也应2~3年复查;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者,应一年后复查。如果确诊为骨质疏松,应该在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雌激素)或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等。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可以减轻胆汁淤积,促进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酒精性肝病患者通过戒酒、增加营养,可改善肝功能,促进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关新闻
- 2011.01.03
- 2011.04.21
- 2011.05.08
- 2011.05.08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