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于2011年8月18日在北京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及医改“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时表示,到2015年,每千人口床位控制在4张左右。其中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将控制在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80%以内,从而为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实际上,为推动多元办医格局,国务院早在2010年末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多元办医格局的进展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上,卫生行政部门将办医和监管方面的职能集于一身,管办不分,致使社会办医缺乏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今年,新医改三年规划即将接近尾声,已经启动“十二五”医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过去两年的医改五项重点任务的改革当中,最为明显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效果。我国的参保率截至2010年底已经达到了95%。但在包括公立医院等体制机制的改革方面,却缺乏实质性突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论坛上指出:“推进大中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重点是在三个方面: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其中,破除以药养医是改革的切入点,是确保公益性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当中以药养医长期存在,导致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扭曲而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以药养医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
目前,公立医院占我国医疗资源总量的85%以上。这些医疗机构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很难对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实现充分、完善的财政保障。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透露,北京市目前的财政补贴比重仅占公立医疗机构总资产的16%。
针对该问题,孙志刚强调,一方面要落实好政府办医责任、完善补偿机制;同时,要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的数量、规模和布局,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目前,在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当中,洛阳市正在探索多元办医的模式。按照洛阳的方案,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这部分公立医院当中,政府全部退出并引入社会资本。同时,政府集中力量重点举办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将其作为区域卫生中心。
陈竺和孙志刚在谈及“十二五”医改重点任务时都提到,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仍将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 2011.01.04
- 2011.01.04
- 2011.04.23
- 2011.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