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艾滋病病毒无法根除?细胞给病毒提供藏身之所
www.yongyao.net  2011-8-30 23:27:0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8月17日,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诺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领导的研究团队的一篇文章,他们发现,艾滋病病毒会利用已感染细胞来接近健康细胞,从而实现病毒大批量传播,这可能是艾滋病病毒在经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成功治疗后,仍能在少数受感染细胞中存活的原因。

这是一种新的解释。实际上,为何无论是现行的药物,还是自身的免疫,或是疫苗,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根除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细胞给病毒提供藏身之所 药物无效?

和其他病毒感染不一样,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后是以免疫细胞为对象,又以被感染的免疫细胞为供体感染新的免疫细胞。

“如果艾滋病病毒进入潜伏期,病毒潜伏在免疫细胞中,不发生复制作用,这有可能导致药物对其无效。”大卫·巴尔的摩研究团队的成员Sigal表示。

这也是医学界的推断:受感染的免疫细胞成了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所,药物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但大卫·巴尔的摩研究团队有了新的发现:已感染细胞来侵害健康细胞,这种细胞间传播对药物不敏感。

据介绍,艾滋病病毒在血浆中移动,遭遇免疫系统细胞(T细胞)时,对其传染,称为无细胞传播方式;同时,病毒以被感染的免疫细胞作为媒介在细胞间传播。一旦发现未受感染的免疫细胞,便将病毒传染给该细胞,这是艾滋病病毒的细胞间传播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无细胞传播方式感染的细胞在抗病毒药物作用下,数目急剧下降,但即使在大剂量药物的作用下,通过细胞间传播感染的细胞却只是缓慢减少。

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揭示其中的机理,他们只是肯定的表示:确定病毒的细胞间传播是否导致艾滋病病毒库的产生,对研究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自身难以清除 免疫失效?

如果把免疫系统当作人体自身的“卫士”,那外来的细菌、病毒就是“入侵者”,但如果自身的“卫士”都中毒了,甚至成为传播疾病的“帮凶”,你还能指望他们正常的发挥作用吗?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攻击一类免疫细胞,导致它们遭到完全破坏,甚至成为传播病毒的载体。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自然就难以清除病毒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免疫细胞都会失效,健康犹存的免疫细胞,依然在忠实的执行自己的“职责”,它们会分泌一种杀灭艾滋病病毒的物质——艾滋病病毒抗体。

可惜的是,这些抗体并不能直接和某些细胞内的病毒直接接触,这些细胞内的病毒自然就逃过了抗体的查杀。此外,艾滋病病毒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这样,原来专门产生的针对性抗体自然就不能识别变异的病毒了,免疫又一次失效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病毒的潜伏期,病毒会以某种形式整合入健康细胞基因组中,免疫系统会把病毒忽略,当成自身正常的部分。这也是为何在潜伏期,有时检查中会出现抗体阴性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