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荷兰的一项群体性研究(鹿特丹研究)证实,在普通人群中,男性的颈动脉壁增厚、斑块内出血和脂质核(均被认为是不稳定斑块的潜在因素)发生率高,且较女性更常见;此外,多种危险因素与这些斑块成分相关:高血压和现吸烟是斑块内出血的危险因素,而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质核存在的单一危险因素。该研究2011年8月6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例如斑块内出血和脂质核等是斑块进展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然而斑块成分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共纳入经超声诊断颈动脉壁增厚的受试者1006例,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价受试者颈动脉斑块的特征,进而评估最大动脉壁厚度、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内出血、脂质核和钙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约25%的斑块分别存在斑块内出血或脂质核,9%的斑块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病变。其中,男性受试者的斑块内出血(28.8%对18.3%)和脂质核(28.9%对21.7%)较女性更常见。斑块内出血在年龄更长者[比值比(OR)每10年为1.8,95%可信区间(CI)为1.6–2.1],高血压患者(多变量校正OR为1.4,95%CI为1.1–1.8),现吸烟者(多变量校正OR为1.6,95%CI为1.2–2.3)中更为常见。男性(OR为1.5,95%CI为1.2–1.9)和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多变量校正OR为1.4,95%CI为1.1–1.7)的斑块内脂质核更为常见。
相关新闻
- 2011.04.22
- 2011.04.22
- 2011.04.25
- 2011.04.25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