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的康复目标是让患儿能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日后能过正常的生活。但目前很多脑瘫儿童医疗、康复机构主要侧重于药物及物理治疗等,这类传统的医治模式其实并不利于脑瘫儿童学习生活技能和回归社会。根据引导式教育理论而提出的六个基本动作模式,有助于脑瘫儿童尽早康复。
■朝向中线 朝向中线的训练对于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十分重要。每个人的两只手必须越过身体前方的正中线才能完成双手的配合,两只眼睛必须正视前方才能做到手眼协调,从而专注地观察外界事物,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手的抓握和放开 脑瘫儿童因为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手,所以难以完成很多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脑瘫孩子的手指能够及时、准确地抓握和放开十分重要。
■肘伸直 因为肘不能伸直,故很多脑瘫儿童不能伸手拿东西,不能完成身体的平衡调整,不能在跌倒或有外力侵袭时保护自身的安全。因此,要进行肘伸直训练。
■髋关节活动 髋关节的伸屈、旋转及外展、内收活动,在孩子的翻身、爬、坐、走、上下楼梯等功能活动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髋关节主动运动不佳,势必影响孩子整体运动功能的发育。
■建立固定的能力 脑瘫儿童由于大脑的损伤,往往不能进行单一肢体的随意运动,而出现一些全身性的、整体的运动方式,这就是脑瘫儿童典型的姿势异常和代偿动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孩子必须先要学会身体的固定和控制,比如在伸右手拿东西之前,先让左手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体,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再比如坐在小凳子上转圈时,要学会左右两脚交替移动等。
■重心转移 每个人对自身重心的掌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在不同体位的转换和爬、走、俯身拾物、上下楼梯等动态活动中,重心对维持自身的平衡及动作的完成更为重要。所以,在不同体位下加强脑瘫儿童的重心转移训练十分必要。
相关新闻
- 2010.12.29
- 2011.05.29
- 2011.10.07
- 2011.04.02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