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企动态 > 正文
药企角逐医药B2B领域 面临信息化标准不一难题
www.yongyao.net  2011-10-9 17:06:17  来源:中国药店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信息化对接之难

“中国医药B2B会呈现出两种趋势:以第二、三终端为主要市场的传统医药流通公司,九州通、珍诚医药和商康网为代表,其实就是其传统业务的信息化,还有针对医院的大型医药流通模式的信息化,但面临的困难是下游医院信息化标准的不统一。”鲁振旺如是说。

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传统渠道中主要客户对象为医院终端,几乎都达到70%以上的份额。在珍诚网总经理汪少华看来,电子商务给了在传统渠道没有医院终端优势的企业非常大的空间,而那些“原本在传统渠道份额很大、做医院、做调拨的企业,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做起来”。上游药厂有内部信息系统,而医院也有自己的一套信息体系,客观环境造成其打通信息链的路还很漫长。

国药控股一直在筹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明年将上线B2C业务,而B2B则需要更长时间充分准备。鲁振旺透露:“我们准备大力做两个项目:医药分销的电子商务项目,目标客户是二三级市场的药店或小型医药经销商,另一个是基于大健康的B2C平台。前者必须建立在集团内部拥有完善的一体化信息体系基础上,才能逐步解决上游厂家、医院终端的信息对接。”

据了解,国药控股正着手做独立的ERP,改变目前分散的、独立的物流体系,以资讯为依托,整合物流和供应链,以便为上下游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但由于近两年并购速度较快,内部信息化完善程度参差不齐,至少还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彻底整合。鲁振旺表示,国药控股药今后3年将走医药信息化道路,而不是继续走靠药品差价赚钱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鲁振旺也表示,现在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国药控股、新上药、华润在内的几大医药商业流通龙头企业,自身信息化都比较弱,仍然在用原始的电话销售手段。这个市场的挖掘的确需要时间,也需要政府主导推进,加上大企业去做有力的整合。”

投入风险

“以做信息平台为代表的海虹医药,增长速度随着医药行业政策环境的变化放缓,多而杂的招商平台市场非常有限,只有传统中小快批型企业拥有合适的土壤,通过融合互联网做好B2B,因为不受大环境政策上的影响,也有解决信息化问题的工具。”鲁振旺分析称。

2003年,珍诚医药开始做第二、三终端,但电话销售越来越不能满足订单量的增长速度、以及随时下单的需求,经常出现跑单的状况,逐渐进入发展瓶颈。于是,珍诚开始利用实体管道所积累起来的产品、供应商、药店终端资源,尝试进入电子商务领域。2007年,珍诚医药实现销售额2亿,2011年预计将达到20亿的规模,而其中在线交易会贡献10亿元。目前,珍诚在线约有1万家长期客户,以浙江为中心向周边市县辐射,并有3家投资机构共向其投资1亿。汪少华感叹道:“这些年,整个电子商务的氛围越来越好、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仅从珍诚在线的发展速度来看,医药类B2B非常有生命力。”

中国药店数量达到38万家左右,连锁率低,但总体规模增长速度较快,而传统商业企业呈现小、散、乱的现状,双方都没有力量一家家筛选和维护。周求华表示,“品牌厂家大量休眠二线品种,非常适合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既是宣传渠道又是销售渠道,这种合作已经受到大量厂家的看好。”另一方面,商康网积极拓展“基药频道”,将上百家没有中标、放弃招标的优质企业的基药产品,集中展示在平台上,受到80%零售药店客户的欢迎。

传统企业进入B2B领域,有产品采购、供应商、零售终端的资源优势,但也有突破地域性业务能力的物流配送、结算等隐忧。“今年年底,我们要在江西、贵州、广西等设立现代物流分设点,跨省大批量的产品采购必须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但外省发展物流站点并不容易。”尽管全州医药在现代物流建设上一直保持优势,但周求华仍感压力。

而珍诚医药则为了改善批发业务的微利局面,一直在谋求向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化转型,网络交易、电子供应链金融、3D网络会展、物流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将会成为其核心优势。汪少华称,前三个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但物流服务的规划还在持续进行。

珍诚医药目前的业务范围尚未完全突破浙江省,物流体系的构建或许并非易事,投入风险也比较大。“但先进入者获得稳定客户资源之后,后进入者很难再打开局面。”王新蕾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