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逐渐下降,同时由于一些药物的使用,该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药物副作用如何应对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等是治疗MM的一线药物,可以用于初治患者,也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复发和难治性的MM。但是这类药物可引发较为严重的周围神经炎,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后续治疗。如何预防和减轻这些毒副作用?专家认为,可根据患者病情,通过减少剂量或减少用药次数,或将静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等方法来预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也可以使用维生素B6、钙剂,补充微量元素,使用止痛药和针灸等方法减轻副作用。硼替佐米等药物用了几个疗程后如果出现副作用,可以先停止用药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使用。
■维持治疗方案如何选
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完全缓解以后,是否应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维持治疗?专家认为,对于病情缓解并不理想的患者,可以用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疗,但对于病情缓解很好的患者,用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疗反倒效果不明显。目前在国外,最佳的维持治疗药物是来那度胺。使用干扰素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维持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IgA型的患者。另外,要根据患者的染色体和FISH检测结果来确定维持治疗方案。
■肿瘤复发后还可再用老药
有患者担心,如果肿瘤复发,还能再用之前已经用过的药吗?专家说,用硼替佐米等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如果复发还可以再次使用这些药物。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也有不错的效果,至少有30%的患者对这个药物很敏感,但有一部分患者使用了沙利度胺后出现耐药。为了预防耐药,可以将每天的用药剂量减少。
■干细胞移植是否有必要
对于年龄小于65岁,通过硼替佐米或者常规化疗,病情完全缓解的病人还有必要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吗?专家认为,根据传统的治疗方案,患者在几个疗程的化疗药物治疗后,就应当做自体干细胞移植。但现在很多新药完全可以让病情缓解,让病人带瘤生存,可以先不考虑做自体干细胞移植。不过,应先采集患者的干细胞,在必要时进行移植。
- 2011.05.10
- 2011.05.10
- 2011.01.06
-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