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理事会中国专家代表钟旭辉博士说,卫生行为的产生过程是以内外界环境的刺激为基础,经大脑反应后产生的。公众在生活中应至少坚持14天良好的卫生行为,以形成下意识的习惯反应。而家长也应该陪着孩子从小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钟旭辉3日在由滴露品牌主办的“改变卫生行为,长久保护健康”世界卫生理事会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说,人格特点和社会环境可以影响卫生行为,进而影响健康。观察发现,责任感更强,以及对外界环境病菌特别敏感的人群卫生行为更好,传染病发生几率更小。
“中国人目前普遍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很多人只在看到双手不清洁时才去洗手,有时饭前可能因为觉得双手没有明显污渍而不洗手。”她说。
在这项研究调查的12个国家中,中国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用肥皂洗手5次以上,只有35%的人具有良好的居家卫生行为,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
相关新闻
- 2010.12.31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04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