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胃溃疡也会致命 如何早期发现胃溃疡
www.yongyao.net  2011-12-20 12:17:45  来源:新浪健康  责任编辑:Vean9
分享到:

近日,微博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北京女孩方言(昵称“Aimee_Fang”),12月16日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年仅23岁。胃溃疡也会致命?我们如何能早期发现胃溃疡?

如何自测自己是否患上胃溃疡?

如有下列情况出现,提示很可能患有胃溃疡。

1.上腹部剑突下疼,返酸;

2.特别容易饿,一饿就胃痛,吃点东西就好转;

3.这次胃痛和以前不一样,痛得更明显,甚至半夜痛醒,吃点饼干又好了;

4.大便发黑。

胃溃疡真的会要命吗?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胃溃疡不至于要人命,但是从理论上来讲,胃溃疡确实也有可能要了人的命。

出现失血性休克,原因可能是胃溃疡的位置不巧,正好“烂”在了血管上,甚至可能是一条小动脉。这时候的出血就跟脑出血一样,短时间内出血量就会很大,甚至可能来不及抢救。如果是血管存在畸形,或是变性质的溃疡,也同样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专家表示,微博中并没有提及具体情况,所以不好判断。

专家介绍说,除了出血的并发症以外,胃溃疡还有三种并发症也可能“要人命”。一种是穿孔,这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和浆膜层,最后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

出现哪些情况提示胃溃疡可能癌变?

胃溃疡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恶变为癌,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

1、疼痛的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疾病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上述的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者成为持续性隐痛,或者疼痛的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当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服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胃溃疡虽然易反复发作,但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病人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就应怀疑为癌变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如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及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大便持续呈黑色,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做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

5、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

胃溃疡自我防治6大方法

胃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

(l)必须坚持长期服药:由于胃溃疡是个慢性病,且易复发,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病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溃疡的关键。

(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注意饮食卫生: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姚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良好习惯。

(5)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他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

(6)消除细菌感染病因:以往认为胃溃疡与胃液消化作用有关,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有关,因而传统疗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这类病人必须采用抗生索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