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显示,试管小鼠“记忆不好”,那么人类是否存在健康缺陷。
试管婴儿应建立成长跟踪档案
试管婴儿是一种十分重要辅助生育技术,给众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生命的希望”。出生时看上去健康的试管婴儿,在以后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直至老年之后的身体变化等方面与自然受孕诞下的孩子,有何异同?近日在沪举办的201期东方科技论坛“干细胞与生殖医学的前沿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建立试管婴儿成长档案。
临床缺乏安全评价
1978年7月25日人类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以剖腹产的形式来到人间,给全球6000万至8000万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从那以后,全世界又有500多万试管授精儿出生,中国试管婴儿数量正以每年3万至4万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第一代试管婴儿已经30出头,医生们认为,随着他们人到中年,在今后几十年里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的事实开始显现,其整体健康状况与普通人群是否存在差异,十分值得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一飞指出,试管婴儿这一体外受精的胚胎移植技术,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和评价,就直接进入临床了。由于不孕不育人群对新生命的渴求太过迫切,1978年成功诞生了第一个没有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后,这一辅助生育技术就迅速大规模进入临床。那么出生时未见健康缺陷的试管婴儿,在发育过程的生长水平,成长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成年后的智力水平和社会能力、老年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等各种基因表达上,是否也无异于普通人,仍是一个未解的科学问题。
基因表达有待关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在有关动物实验中曾观察到,有的试管小鼠与正常生产的小鼠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例如让实验小鼠“闯迷宫”,普通小鼠走过几次,就记得出入路线;而有的试管小鼠,则较为迟钝,显示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偏差。此前,类似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数据也显示,在一定样本数量的试管婴儿中,有近10%的基因表达出现问题。
与正常受孕后来到世上的婴儿不同,试管婴儿受精后需要在培养皿中度过他们的前三天,而且接触到的氧气要比在子宫中多。一般认为,改变了的含氧量和用来维护胚胎生命的培养液可能改变试管授精胚胎的基因表达。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卡门·萨皮恩扎研究小组分析了75个试管婴儿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将其与100个正常婴儿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6%至10%的试管婴儿基因有异常。一些异常的基因在孩子正常发育和成长中起作用,而其他异常基因与体内新陈代谢和脂肪的形成有关。
跟踪研究亟待开展
与会专家建议,面对日益普遍的试管婴儿技术,亟需给新生的试管婴儿建立规范的回访机制,同时找回已经出生的试管婴儿跟踪研究:在出生后不同年龄阶段监测发育状况、生长水平,采集血样分析生化指标,综合分析成长中的学习成绩,成年后的社会角色,全面评价老年患病的各种风险等等。有了大规模真实有效的试管婴儿数据库,相关技术的安全性评价才能补充、完善。
王一飞教授还指出,有关试管婴儿技术的各项基础研究还需不断加强。因为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确实存在许多细节上的差异。例如,自然受孕过程中,是20亿个精子相互竞争,只有2000个进入子宫,而200个跑进输卵管精子,最强最快的那一个才能胜出,得以受精着床。而胚胎移植技术中的精子遴选,一般只是看一下外部特征,形体较为完整,就被选用了。这两者在选择上的巨大差异,在今后的胚胎形成、生长发育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进而针对有关技术展开临床前的遗传学诊断。
- 2012.03.22
- 2011.01.07
- 2011.05.04
- 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