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调查:百人中具备基本健康素养者不足7人
www.yongyao.net  2012-6-27 21:22:2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二 问 谋提升,各方如何发力

编辑:提高健康素养,政府的卫生部门和企业都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宋军:为了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2008年,卫生部向社会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在此基础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健康素养,和谐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目前,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已被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从下一步看,一方面,应该加强健康素养方面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和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建议成立企业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健康管理经验,来有效提升职业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对企业来说,应加强健康管理建设,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从而提高员工归属感,减少人力资源损失。

霍勇:我个人认为,作为政府,在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方面,要加强宣传,管好健康教育,让老百姓多知道这些健康的知识,让每个公民都了解自己的健康。

编辑:人们对哪些方面的知识最缺乏,健康要求最迫切?

吴天红:人们在健康知识方面一则需要科学权威的信息源。现在网络及媒体提供的信息资讯量很大,但很繁杂,大众需要科学权威的信息源,并掌握一定的甄别手段。二则需要基础健康技能的培养。有调查显示,80.2%的员工认为企业的健康管理是提高员工福利的有力措施,并希望通过权威渠道,如专家讲座、阅读报纸杂志等更加多元的形式获取健康知识。

对此,生命时报和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国内首次大规模直接针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通过组织和免费提供健康宣传和咨询活动,让一线的企业员工真正了解健康信息,重视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

宋军:开展健康行这样的传播活动,我们出于以下考虑:首先,通过了解企业及员工实在的健康素养现状和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的意见;其次,通过权威专家与企业员工直接的交流,能有效地吸引企业员工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再次,通过传播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良好并持续的支持性环境;最后,这种活动形式,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通过广大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公众和企业关注到健康素养,有利于自己的家庭及周边人群共同提升健康素养。

三 问 看国外,可以借鉴什么

编辑:既然提升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水平,是改善大众健康素养的突破口,那么,普及员工的健康知识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吴天红:困难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对加强健康管理活动有顾虑。包括企业对健康管理的概念认识不够或不重视,或担心员工健康问题曝光;很多企业认为常规的工会活动即是健康管理,或健康管理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以电视曝光度来评判专家的资质,而不是其学术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二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了解并不细致准确,如何保证课程内容的贴近性和权威性,所请专家在健康知识深度和广度之间如何取舍,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并不太清楚。三是相关活动资金的匮乏,需要更多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个人加入进来,对健康教育事业给予支持。

宋军:这些困难其实也是健康教育事业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难的缩影,虽然社会各方都意识到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国的健康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整体健康教育力量还很薄弱;而在企业中,由于自身的重点在生产经营,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在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方面有所弱化,还需要我们加强呼吁和引导。

编辑:对企业而言,提升员工健康素养还需要做什么?

宋军:虽然近几年,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加强了对员工健康的重视和管理,常见的是组织员工体检、提供带薪休假等福利措施,还没有建立起动态的科学的健康管理体系,尤其在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方面缺少专业性、系统性。今后,首先企业应该树立起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另外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各项健康调研,针对员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风险进行改进,并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支持性环境,还应拨专项资金设置专职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健康管理工作,将健康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中。

编辑:和国外相比较,我们还有哪些可以加强之处?

吴天红: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对健康素养和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多。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根据本国医疗体系等特点制定各自的监测指标,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

以帮助国民减肥为例,美国政府去年9月规定,肥胖病患者可以申请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减肥用的医疗费。日本政府今年4月立法规定,地方政府和企业每年为雇员体检时,必须严格检查年龄在40岁至75岁之间员工的腰围:男性腰围不得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并且还会对那些未能达到减肥指标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处罚。德国各大公司也出台“健康激励计划”。宝马、奔驰、西门子等很多公司,都在员工健康福利计划方面投入巨资,对减肥塑身的员工给予现金等各种奖励。还有的公司则对在半年内减轻体重百分比最高的男员工和女员工,分别奖励价值200到500欧元的购物、旅游优惠券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