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丙肝治愈率或可达50% 口服新药有望年底上市
www.yongyao.net  2012-8-16 16:45:26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提到肝炎,大部分人会想到乙肝。其实,肝炎有很多类型,比如甲肝、乙肝、丙肝等。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

丙肝患者并不少

许青田说,社会上对乙肝的宣传较多,群众对乙肝很熟悉,对丙肝则比较陌生。的确,过去我国的乙肝发病情况占总人群的10%,属高发疾病。经过多年宣传、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发病率已经降到7%,属中等发病的疾病。

一项调查称,丙肝在人群中的总体携带率为3.2%,即平均100个人中至少有3个人可能患有丙肝。这样算来,丙肝患者有3000万~40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由于长期被大众忽视,丙肝并不是常规体检的普查项目,它的危害性也不被人们所熟知。据卫生部《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我国丙肝发病率及死亡率急速上升,2010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约15万,是2003年的7倍多。

此外,丙肝尚无疫苗预防,这就使得丙肝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乙肝更为严重。一旦感染丙肝,仅有20%的人能自发清除病毒。

许青田建议,如果你输过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静脉注射过毒品,或是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者,均属于可能染上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比乙肝更可怕

许青田告诉记者,丙肝的临床症状并不重,但危害性强,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比乙肝严重。

由于丙肝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比较轻微,相当数量的丙肝感染者发病时仅表现为疲劳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部分有轻度肝功能异常,甚至不少患者染上后可长期没有明显症状出现,这更利于它躲在人体内损害肝脏。

无明显症状并不代表病毒在人体内的“杀伤力”不强。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从感染乙肝到发展为肝硬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30~40年的时间。丙肝则不用那么长时间,患者疾病发展过程很快,从感染到发展成肝硬化,往往只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一旦发生肝硬化,每年有1%~7%的病人会演变为致命的肝

乙肝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之所以没有那么快那么凶猛,是因为乙肝病毒本身不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只有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出乙肝病毒是人体的敌人,和乙肝病毒打架时,才会出现肝细胞的损伤。丙肝则不同,丙肝患者除了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时损伤肝细胞外,丙肝病毒本身也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也就是说,乙肝对人体的损伤途径是一个,丙肝是两个。

正因为丙肝有着双重的损伤途径,才加快了丙肝患者形成肝硬化、肝癌的速度。因此,一旦发现丙肝,应尽早就医治疗。

治疗若得法,一半以上可根治

虽然丙肝比乙肝对人造成的危害大,但相对于乙肝,在治疗上,丙肝却比乙肝好治得多。丙肝在确诊后,通过国际上公认的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即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只要坚持足够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丙肝的治愈率可达50%以上。

干扰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抗丙肝病毒,抑制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二是双向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肝脏。这里重点讲一下双向调节人体免疫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有着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保护着人体的正常运转,时刻提防外来敌人对人体的侵略。当人体出现丙肝病毒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到丙肝病毒,确定它为人体的敌人后,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会启动,攻击丙肝病毒。

当然,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十分完美,有时候,它会偷懒,不能识别丙肝病毒,放任丙肝在体内“繁殖”;有时候,它会反应过度,集中体内所有兵力与丙肝打架,造成两败俱伤,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肝病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肝损伤的原因。

干扰素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让它处在正常状态,免疫系统偷懒时,干扰素让它更勤快,免疫系统过度兴奋时,干扰素给它降降温。干扰素的双向调节,保证了免疫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杀死丙肝病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肝脏细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