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过度减肥带来厌食症
www.yongyao.net  2012-8-7 14:54:36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求医经历

16岁的女孩王爽这段时间一直辗转于妇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就诊。她的问题始于3年半前,起因是自我感觉肥胖并开始节食减肥。身高165厘米、体重59公斤的她,减肥两年后体重减至41公斤,3年后体重降到35公斤。两年半前她开始出现闭经,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半年,停药后月经仍无恢复。1年前因体力差,查甲状腺功能提示FT4降低,用左甲状腺素(优甲乐)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此前,她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优异。可是现在因为生病,她已经辍学。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诊断她为神经性厌食症,经心理疏导、肠外营养支持,患者现在已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已上升并稳定在50公斤左右,月经规律来潮,甲状腺功能也正常了。

★医患对话

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出诊医生: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类精神疾病,常伴有消化系统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故患者常首诊于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这种病主要见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多见于青少年,女性患病率为0.3%~3%,男女患病之比约110。

患者:如何才能知道是不是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

出诊医生:根据精神疾患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表现包括:①拒绝维持体重在正常身高同龄人的最低限(体重常不足正常同龄人的85%)。②尽管体重已经偏低,但患者仍然不可理喻地惧怕体重增加。③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存在认知障碍,过度强调体重和形体对自身评价的重要性,以骨瘦如柴为美,以身轻如燕为荣,完全不顾低体重对健康的严重危害。④继发闭经,即连续3个周期无月经。⑤有不同的类型。一是厌食型,仅限制进食,不伴暴食-呕吐行为;二是暴食-呕吐型,有规律的暴食-呕吐行为(后者为自我诱发的呕吐或滥用通便剂、利尿剂或以灌肠清洗)。

患者:为什么会发生神经性厌食症?

出诊医生: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一是生理心理因素。性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女孩对青春发育出现的第二性征和变得日益丰腴的形体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会产生恐惧、羞怯感,有使自己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苗条”状态的强烈愿望。二是大众流行文化因素。当今社会以追求身材苗条为美,以骨感为有自制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三是社会因素。对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调查发现,患者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四是性格因素。患者常有争强好胜、凡事追求完美、渴求他人认同、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等性格特点,但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敏感多疑、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偏执和害羞等特质。

患者:神经性厌食症会对神经内分泌代谢带来什么影响?

出诊医生:神经性厌食症对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最为明显,化验血LH、FSH等降低,患者常表现为继发闭经、性腺功能减退,阴毛、腋毛脱落,乳房、子宫萎缩等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垂体-甲状腺轴也处于抑制状态,化验血T3、T4、TSH水平降低,rT3升高,即低T3综合征,此为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需与真正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鉴别。患者常伴血皮质醇、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另外,中枢神经系统中多种神经递质,如神经肽Y、阿片类物质、瘦素、血清素等水平也会发生复杂的变化。

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有办法治疗吗?

出诊医生:治疗目标是恢复至正常体重,根本方法是要重新建立正常的进食习惯,随后内分泌代谢紊乱即可自行恢复正常。首先,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纠正对事物认知的障碍,从而保证逐渐恢复正常进食。对于病情较轻(体重在正常值80%以上)者,在门诊进行治疗即可,以体重增加作为判断疗效的重要标准。对极度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70%)并有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要迅速收住院治疗,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鼓励患者逐步增加进食量,避免恶性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衰竭等意外的发生。必要时可辅助使用小剂量抗抑郁药,以减轻患者的忧郁或焦虑症状。

患者:神经性厌食症能治好吗?

出诊医生: 约50%的患者经治疗完全恢复正常,30%的患者部分恢复正常,20%~30%的患者可出现难以恢复的严重骨质疏松、脑萎缩、心肺功能不全等慢性后遗症,10%的患者最后会死于恶液质、自杀、恶性心律失常、严重感染或心肺衰竭等。

患者:怀疑有神经性厌食症应该到哪个科就诊?

出诊医生:神经性厌食症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有多科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到不同的专科就诊,但最终多因内分泌问题突出到内分泌科就诊并住院治疗。在整个病程治疗过程中,需多科协作,尤其是心理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