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
我是一名86岁的男性,有20多年的双侧腹股沟疝病史。10年前,我曾做了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很成功,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术后切口疼痛难以忍受,直到两周后疼痛才逐渐缓解。因为10年前的那次手术的术后疼痛给我带来的心理阴影太大,所以我至今一直不敢再做右侧疝的修补手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既想做手术解除疾苦,又怕手术给我带来疼痛。所以,我想询问专家,疝气手术有疼痛比较小的办法吗?
答 复
术后疼痛危害不亚于疾病
大部分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遇到术后的疼痛,往往是能忍就忍,认为疼痛是一种自然过程;而在临床用药上,医务人员也只是在患者疼痛剧烈时才给他们使用止痛药,这些都是对疼痛错误的认知。
按照国际上的医学共识,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实际上,强忍疼痛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疼痛会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因疼痛无法或不敢用力咳易导致肺部并发症;疼痛也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使胃肠功能恢复延迟;持续性的疼痛会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加重原发病灶的症状,还可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精神崩溃甚至人格扭曲等严重后果。对于术后患者来说,疼痛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运动能力下降,最终影响术后康复。
无痛手术有三种
首先,是超前镇痛。根据WHO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的疼痛强度选择理想的药物,并尽量采用超前镇痛,摒弃了按需给药的落后观念,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按时准确给药。超前镇痛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周围组织损伤后的中枢致敏作用,使术后镇痛药用量减少,抑制神经可塑性的形成。
其次,是多模式镇痛。联合应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发挥镇痛的协同或相加作用,减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时间。
最后,是个体化镇痛。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镇痛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应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个体化镇痛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最小剂量收到最佳镇痛效果。
- 2011.07.28
- 2011.11.07
- 2012.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