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www.yongyao.net  2013-1-28 17:06:24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治疗糖尿病的意义就在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举办了大型咨询报告会,来自医院各个科室的专家告诉患者,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浑然不知的无性心梗

心内科张抒扬教授: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糖尿病死亡率的80%,这其中又有75%死于冠心病。多年的糖尿病会导致痛觉神经受损,使患者的心绞痛不典型、不明显,可以仅出现胸闷、气短、胸憋。患者可以发生没有任何症状的心梗,也就是无痛性心梗,并容易引起猝死。这是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查体,尤其是查心电图,并重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包括血糖的严格控制、戒烟、血压达标、血脂达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应为<100mg/dl;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者其他靶器官损害者,其目标应设定为<70 mg/dl。

“鸡蛋沫”尿上漂 快查肾损害

肾内科李明喜教授:糖尿病肾病因为早期无明显不适,容易被忽略而贻误诊治。患者最早期的表现可能是尿中有较多的气泡,气泡就像打鸡蛋时上面的那层沫一样。尿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3~4分钟。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就要到医院筛查微量蛋白尿。即便没有症状,患者每年至少也要做一次筛查。

“蚂蚁爬脚上” 神经在报警

神经内科管宇宙副教授:一名老年男性患糖尿病8年,血糖波动较大,半年前出现双足底麻木伴蚁行感,后又发展为针刺样疼痛,经检查被诊为糖尿病神经病变。这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是最常见的,发生率为20%~30%,往往在患糖尿病后5~8年中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像戴上了手套、袜套一样对称且出现在远端的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初始症状是麻木和疼痛,夜间较重,可以有蚂蚁爬的感觉,忽冷忽热,有时候只有发凉发冷。

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原则是防胜于治。但如果已经出现症状,患者也能通过治疗明显减轻症状。

间歇性跛行 越疼越得走

血管外科刘暴副教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最早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说走三四百米会出现小腿疼痛,上楼或走上坡路时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再行走则会再次出现。此外,还有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伤口难以愈合。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就应该常规筛查下肢动脉彩超。单纯间歇性跛行首选药物治疗,同时要加上行走锻炼。这可能需要患者具备较大的毅力,因为要强忍疼痛,但锻炼可以促进肌肉收缩和侧支循环建立。

视网膜病变会夺走视力

眼科张枝桥医师:糖尿病病程在30年以上的患者,几乎100%都有视网膜病变,但轻重不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六期。一期是微血管瘤,二期叫硬性渗出,三期叫软性渗出。如果前三期病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发展到四期,也就是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但是这些血管很脆弱,容易破裂引起出血。如果这个血扩散到玻璃体里,就会把整个视网膜前的玻璃体遮住,视力就会明显下降。再往后发展,长期的出血会出现白色的大片膜状东西聚集在视网膜前,形成玻璃体视网膜前的增殖膜,这就是五期。如果说这个膜越长越厚,会引起牵拉它存在地方的视网膜发生脱离,这就到了六期,也就是到了最严重阶段,视力就会非常差。前两期和较轻的三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三期较重的和四期的病变可用激光治疗。如果到了五期和六期,则要做玻璃体切除手术,才能保住视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