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5年,美国FDA就明确指出,不推荐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临床上认为,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患者应首选静脉用药方式,也不主张舌下含服药物控制病情。建议大家在医生开药时咨询服用方法,以免用错。
近日,一名冠心病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为170/90毫米汞柱,尽管无症状,他仍自行舌下含服心痛定(硝苯地平)。几分钟后,他剧烈胸痛,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数小时后便死亡。
事实上,虽然硝酸甘油等在急救时多应舌下含服,但除特殊情况外,冠心病、重症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却很危险。
一般来说,药物口服后,首先经胃肠道中消化液和酶的作用后吸收入血,然后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药酶的作用下经过转化,最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发挥药理作用。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首先在胃肠道或肝脏被各种酶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医学上称为首过效应。人的舌下黏膜中含有丰富的静脉丛,所以舌下含服药物起效较快。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吸收快,在几分钟内迅速发挥作用,可能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剧烈下降,会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悸、憋闷等症状。如果重症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短时间内使血压快速下降,甚至从180~190毫米汞柱下降至130~140毫米汞柱,容易导致循环系统缺血。硝苯地平有扩张外周动脉的作用,会造成血流重新分布,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尤其会使冠脉和脑部的血液循环变差,导致心、脑等器官缺血,可能诱发严重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梗等。
相关新闻
- 2011.03.18
- 2010.08.30
- 2006.11.04
- 2007.06.20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