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医联体如何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www.yongyao.net  2014-5-27 10:32:0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cq江艳
分享到:

大医院为啥愿意把病人转出

在朝阳医院医疗联盟成立之前,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使用率为70%左右,目前已经达到100%。记者看到,中心2楼护士站以北的病房以及3楼的病房都用来承接北京朝阳医院康复期病人,整个社区加床20多张,还供不应求。

选派专家社区坐诊以来,朝阳医院今年的门诊量增幅较往年有了明显减缓,平均住院日由以往的9.1天缩短至8.4天,实现了大医院患者向社区分流,人均减少医疗费用1/3,实现医患双赢。
陈勇说,医药没分开之前,医院看病越多挣钱越多。医药分开后,医院没有动力开药了。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医院收治病人越多,医疗收入并非同步增多。因此,大医院有动力推进分级诊疗,愿意成立医联体,愿意把慢病控制、康复病人转给社区医院。

而小医院过去长期“吃不饱”,缺乏病人,通过医联体承接来自大医院的康复病人,能增加其收入,自然愿意加入医联体。双赢就此达成。

“只有建设共同的利益,医院之间才能结成一个联合体,唯一的纽带就是利益,而不是行政命令。”陈勇说。

此外,由科室以专业对接的方式合作,能使医联体合作更为深入。比如,在逯勇的努力下,朝阳医院呼吸科与六里屯社区共同进行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并着手建立社区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

【链接一】

北京成立“骨科医联体”

为改变“大医院看不上病,小医院看不好病”现状,北京市首家专科“医联体”——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联体已成立。为骨科患者打造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作为国内骨科技术龙头,北京积水潭医院整合全市骨科资源,携手区县16家医院骨科,构建以学科为载体的医联体,缓解城市核心区大医院看病难困境,提高下级医院技术水平。骨科医联体内,跨院预约优先,北京积水潭医院初定为成员医院预留每日出诊骨科专家号源各一个,保证成员医院首诊遇到疑难病症时可直接进行预约挂号。

成员医院之间还建立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和检验互认制度。在病人就近抢救,首诊医院对症治疗的同时,成员医院可以请积水潭医院专家来院会诊、手术,避免转院输送病人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避免延误抢救时间,实现“技术在跑,而不是病人在跑”。

【链接二】

成都35家医疗机构“合体”

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成都西部医疗联合体”日前成立。这个由成都35家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将以抱团发展的方式,全力推进分级诊疗,逐步实现70%的常见疾病在基层医院治疗,30%的急症和重症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诊治,从而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居民生病后不用一味去大医院挤。

医联体成员单位,特别是拥有权威专家的单位,将定期抽调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如遇到大病重病,将享受医联体内优化诊疗、住院及检查绿色通道,直接转到对口三甲医院就诊。

除了成立医联体,大医院托管小医院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方面也起到良好的作用。2011年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双方签署第二轮托管协议,确定用5年时间将蒲江县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三级医院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

成都市三医院全面接管蒲江医院的经营管理权后,改组了蒲江医院管理层,委派院长助理担任蒲江医院院长,带领管理团队。同时派出4名医学博士分别担任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业务科室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服务。市三医院先后派遣100余名医疗骨干到蒲江医院坐诊、查房、手术、讲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