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符合质量的医生人数太少;第二,现有体制阻碍了稀缺的医生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要使“医联体”能够在解决看病难方面发挥一些作用的话,首先必须解决医生在“医联体”内部合理流动的问题。事实上,建立“医联体”、推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疗质量考核信息系统,这三方面构成了一个医改体系,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期有不少关于上海“医联体”的报道,公众议论也很多。这项创新机制,试图整合“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实行分工协作、分级就诊等,引导市民分层就医,以优化就医秩序。但它似乎并未得到市民普遍赞同,有统计表明,近七成市民不赞成“医联体”,其中近五成市民认为“医联体”会使自己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两成担心会延误病情诊治。那么,“医联体”这种模式能达到医改的目标吗?若要“医联体”取得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
“医联体”与高质量医生的“使用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看病难的原因,然后才能知道怎样解决。中国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符合质量的医生人数太少;第二,现有体制阻碍了稀缺的医生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我国目前大约有200万医生,每千人口1.5个。在世界10个人口大国中,我国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处于中间位置。然而,这200万医生中,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只占约三分之一,有医学博士学位的还不到1%。可见,符合质量的医生人数严重不足、供不应求,在根本上造成了看病难。
在其他国家,从事基层医疗的医生并不是低水平的医生,而是同样受过全面、系统的医学博士教育和训练的全科医生。但在我国,从事基层医疗的医生一般缺乏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所以病人要去大医院首诊。虽然不能排除“病人盲目就医”的情况,但也不能拼命夸大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无法根本解决医生质量问题,任何其他办法都只能治表——不管采取“医联体”或其他办法,病人仍然不会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在我国目前高质量医生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合理使用,是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的。但是我们的一些制度规定和体制,严重阻碍了医生的合理流动。例如,规定医生必须定点执业,只能在一家医院里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医联体”能够推动高质量医生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生的利用效率。然而,我们目前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不打破这种体制约束,即使在“医联体”内部,医生也无法自由流动。医生不流动的话,如何能够让病人流动起来?在许多国家,从事基层医疗的医生可以与任何医院签约,将病人自由转诊给其他专家和医院——医生与医院之间是一种流动组合的弹性关系。
因此,要使“医联体”能够在解决看病难方面发挥一些作用的话,首先必须解决医生在“医联体”内部合理流动的问题。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01
- 20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