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喜欢在睡觉时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的人又有了新借口。科学家们发现,卧室保持低温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这一切与人体内的“褐色脂肪”有关。该研究结果发布在近期的《糖尿病》月刊上。
褐色脂肪与白色脂肪不同,它的代谢更为活跃。目前认为,褐色脂肪组织的功能类似一个“产热器”,它主要通过细胞内脂肪酸的非耦联氧化磷酸化分解产热,当机体进食或遇寒冷刺激时大量产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进行了一个实验:让5位健康男性每天进食同样的食物,保持摄入热量不变,并且每天晚上8点在该机构的空调房内睡觉,该实验持续了4个月。
第一个月,室内温度为24℃,不会促使身体做出调整。第二个月,室内温度降至19℃,这个温度可能刺激褐色脂肪的活动。第三个月,室内温度重新调回24℃。最后一个月,室内温度为27℃。
研究发现,在19℃下,人体内的褐色脂肪增加了几乎一倍,人体对胰岛素敏感度也有所提高。研究人员认为,在低温条件下,人体褐色脂肪增加,代谢方面会获得优势,也可以减少代谢疾病和患糖尿病的风险。
相关新闻
- 2011.01.04
- 2012.05.16
- 2011.02.22
- 2011.01.04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