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合理用药 > 正文
镇痛药使用警告
www.yongyao.net  2006-10-8 15:48:2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是一种造福了数百万消费者的既安全又有效的镇痛药(pain reliever)。然而,服用过多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该药以TylenolDatril等商品名(brand names)出售,但它同样存在于许多咳嗽和感冒药以及睡眠辅助药中,并且是许多处方镇痛药的一种成分。

 

20029月,FDA非处方药顾问委员会(FDA Non-Prescription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讨论了与以非处方药形式出售的镇痛药使用有关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naproxen)。

 

对乙酰氨基酚能通过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而导致肝损伤。人体通过将对乙酰氨基酚转化成易在粪便或尿中排出的物质(代谢物)而排除它。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当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超过标签推荐服用量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有害代谢物,超出人体顺利排除的能力。此有害的代谢物会严重损伤肝脏。

 

这种肝脏疾病的症状包括反常的皮肤发黄和眼睛发黄(黄疸[jaundice])、黑尿、大便不黑(light-colored stools)、恶心、呕吐以及没有食欲。这些症状会与流感症状类似,如果病人认为他们的症状与其先前的疾病有关,可能在几天内不会被人们注意。严重的肝脏疾病可能导致精神混乱(mental confusion)、昏迷和死亡。

 

为避免意外地服药过量,不要服用超过标签上推荐服用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你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天数不应当超过推荐的天数,或者不应当同时服用不止一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消费者应当认识到,超过推荐剂量服药并不会提供更好的疗效。

 

如果你正在服用处方止痛药(prescription pain medicine),在服用非处方对乙酰氨基酚药之前应首先与你的医生核对。处方止痛药可能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也会与其他OTC药物成份联合使用。因此,你需要核对其它OTC药品标签上的成份。一些意外超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情况,看来是消费者同时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产品。

 

某些个体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发的肝脏毒性反应比其他人表现得更为敏感。那些经常使用酒精的人中毒的危险程度可能会增加,特别是如果他们超推荐剂量服用。需要对嗜酒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导致嗜酒者比其他人对肝脏损伤更敏感的因素。

 

大人在给小孩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应当小心。举个例子,婴儿滴剂配方(drop formula)比儿童混悬液(suspension)浓度高三倍。每次使用前先看一下说明书并且知道应该服用多大剂量是很重要的。

 

对对乙酰氨基酚标识和消费者信息的改进是由FDA非处方药顾问委员会作出的建议之一。该委员会建议对所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份的药品的标签上用黑体包括对乙酰氨基酚这个单词,并且在标签上应当有有关对乙酰氨基酚潜在引起肝损伤的警告。

 

该委员会还建议阿司匹林以及诸如布洛芬和萘普生等其它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标识上应当包括关于可能与使用这些药物有关的潜在的胃肠出血的警告。阿司匹林以诸如BayerSt. Josephs等商品名被出售。布洛芬以诸如AdvilMotrin等名字出售。萘普生以Aleve的名字出售。同时,所有这些药还有仿制品(generic versions)。

 

那些间歇性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出血的风险较低。那些每天或定期服用这些药物的人,风险增加了,特别是那些超过65岁或服用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iods)(例如强的松[prednisone])的人。那些对绝经后病症或生育控制使用激素疗法(雌激素[estrogens]和孕酮[progestins])的人出血的风险不会增加。

 

此外,该委员会建议增加促使消费者咨询保健提供者(health care providers)有关NSAID使用问题的标识语,如果他们患有肾病或正在服用利尿剂(diuretics)(fluid pills)。

 

FDA正在评价该委员会的建议,并且正在完成对这些OTC镇痛药/退烧药(fever reducers)的规则的制定。  (2006.10.08)

 

                                                                         来源:《国际食品药品化妆品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