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一位名叫奥托·瓦博格(Otto Warburg)的德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癌细胞只能依靠“无氧代谢”来产生能量,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个现象后来被医学界命名为“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这一效应起码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论认为,正常细胞癌变后,线粒体发生了不可修复的损伤,所以癌细胞只能依靠“糖酵解”来产生能量。另一种理论则认为,线粒体的损伤正是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要想理解这一点,必须先理解“细胞自杀”是怎么一回事情。
“细胞自杀”(Apoptosis)又名“细胞凋亡”,是有机体清理无用细胞的主要手段。一个细胞一旦发生了某种有害变异,或者因为老化而不再有用了,便会启动“自杀”程序,自然解体,转化为养分供其他正常细胞使用。这一过程必须要有线粒体的参与,否则就无法执行。于是有人猜测,癌细胞正是因为线粒体受到损伤,无法启动“细胞凋亡”的程序,这才得以获得了“永生”。
既然如此,如果人为地恢复癌细胞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不就能够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让癌细胞自杀吗?DCA正是这样一种化合物。科学家早就知道,DCA能够促进有氧代谢,抑止“糖酵解”。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们看中了这一点,希望DCA能够让癌细胞重新开始有氧代谢,恢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给“细胞凋亡”机制一个启动的机会。
他们用实验证明了这个假说。经过DCA处理过的癌细胞,其线粒体果然恢复了活力,而它们的生长也如预料的那样受到了抑止。
米克拉吉斯撰写的论文相当复杂,一般人很难看得懂。对于专业科学家来说,这个试验虽然令人兴奋,但类似的实验其实非常多,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个“看上去很美”的“抗癌潜力股”出现在各种科学杂志上。这样看,DCA并非是一只包赚不赔的“股票”。
专利成导火索,DCA走向民间
既然DCA的抗癌潜力如此巨大,为什么不开始临床试验呢?《新科学家》的那篇报道在最后给出了答案:DCA早在多年前就被用来治疗“儿童先天性乳酸中毒症”(Lactic Acidosis),其专利早已过期,制药厂不愿意在一种没有赚钱希望的药物上浪费金钱,于是没人愿意投资做临床试验。要知道,如今一种抗癌新药的临床试验平均起来将要花费上亿美元,属于典型的高风险投资。
可以想象,这篇文章刊登后,各大媒体纷纷打来电话,准备借此机会狠狠批判一下“惟利是图”的制药厂家。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迅速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纷纷给医院写信,索要关于DCA的具体信息。阿尔伯塔大学教授米克拉吉斯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收到1.5万封信,大多数都是来咨询的,但也有不少人半公开地索要DCA,比如有个读者询问一只重达140斤的狗每次需要服用多少DCA才合适。
相关新闻
- 2009.07.28
- 2009.07.23
- 2008.03.13
- 2008.03.03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