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天的到来,记者一行沿着长治市农村卫生网络采访已整整转了一周。虽然初秋的烈日让我们走上几步就身感疲倦,但百万农民看病不再难的现实还是令大家十分鼓舞。看着山旮旯里一幕幕现场诊病的生动画面,翻着办公桌前一叠叠通过审批的药费报单,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巨大变化!
长治市卫生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长治市建成农村甲级卫生所2020个,占到农村卫生所总数的58%;有3472个行政村配备了农民健康员,建起农民家庭档案75.9万份;全市免费体检农民159.2万人,体检率达66.5%;有20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87%;13个县市区全部配备了农村流动医院,并全面启动了以“对口支援”“业务协作”“双项转诊”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大下乡活动;长治市先期在全国实现了医疗保障覆盖所有居民的目标。
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在提升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做文章,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奠定了基础。
8月23日,记者在屯留县上村镇卫生院的健康档案里,随手抽出了一份编号为07049的农民健康档案。只见上面不仅详细记载了这个三口之家每一个人的主要病史、治疗情况和医嘱,而且还特别标明了建档日期是2005年10月27日,健康员是郝建忠。
随行的长治市卫生局副局长杨泽波介绍,这份档案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是村村配备了一名健康员,二是户户建立了一份健康档案。他递过来一本《农村居民四季防病读本》后接着说,其实这只是长治市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中的两个内容,还有另外两个是:村村建立一个卫生所和户户发放一本保健书。
杨泽波告诉记者,过去,长治市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占全市总人口65.5%的偏远山区农民,仅仅拥有全市30%的医疗卫生资源。就是有限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也因服务功能太差而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或无钱救治,仅2004年在家中死亡的农村大病急诊病人,就占到当年农村死亡人数的21%。